日前,由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牽頭創建的軟件系統——“虛擬電廠”正式投入使用。
該系統總投資超2.2億元,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川川能智網實業有限公司主導相關能源項目建設,通過打造城市級智慧能源調控體系,助力我市企業用戶降低購電成本,從而實現“降本增效”與“低碳轉型”雙重目標。
關于“虛擬電廠”
虛擬電廠是一種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將分布式能源資源聚合和協調優化,以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其核心在于“通信”與“聚合”,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新能源消納并增強電網靈活性。
虛擬電廠 搭建智慧調控核心樞紐
崇州市虛擬電廠總控制室位于明湖科創園。項目嚴格落實國家“聚合分散資源、參與系統優化”的發展要求,全面整合區域內工業負荷、分布式光伏、儲能設施及充電樁等多元能源資源,聚合可調負荷達6.43萬千瓦。項目依托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建立精準可控的能源調節機制,目前已完成與成都市能源平臺的數據對接,構建起上下協同的調度體系。
自今年7月試運行以來,虛擬電廠累計響應次數18次,累計響應負荷759.99萬千瓦,累計響應收益227.997萬元,響應達標率保持較高水平,有效發揮了資源聚合與調度優化作用。
儲能電站 筑牢電力安全保障基礎
此外,與虛擬電廠功能互補的廖家鎮100MW/200MWh獨立儲能電站也將在今年底完工。該項目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也是崇州市推進儲能規模化布局應用的關鍵載體。
項目采用模塊化液冷技術方案,配套建設110千伏升壓站。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崇州電網供電能力與調節彈性,有效緩解電力負荷高峰時段供需矛盾,為電網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支撐。
“雙擎”協同 釋放聚合增效疊加價值
“虛擬電廠 + 電網側儲能”的創新模式將深度發揮“1+1>2” 的協同效應。虛擬電廠承擔智慧調控職能,通過智能算法實現電力“削峰填谷”——用電高峰時段引導負荷柔性調節并調用閑置能源反饋電網,用電低谷時段儲存低價電力資源;儲能電站發揮區域電力儲備作用,在電網運行波動時快速響應,保障系統穩定。該“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模式,既筑牢了電力供應安全防線,又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納水平。
經測算,“虛擬電廠 + 電網側儲能”雙擎驅動后,區域能源利用率將提升10%以上。今后,我市將通過需求側響應等市場化機制,助力企業用戶降低購電成本5%-10%,實現“降本增效”與“低碳轉型”雙重目標。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