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能建廣東院EPC總承包建筑集團承建的甘肅電投張掖電廠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3號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作為甘肅“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和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掖電廠集穩定供電、清潔供暖與深度調峰三大功能于一體,本期擴建兩臺10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通過開展優化創新舉措,項目供電煤耗降至281.101克/千瓦時,廠用電率降至4.275%,水耗降至0.054立方米/吉瓦秒。
中國能建廣東院創新提出了半容量汽動給水泵、空預器旁路回熱、合并閉式冷卻水等一系列系統優化方案,機組具備19%THA深度調峰能力,在實現熱能梯級利用的同時,顯著提升機組的經濟性和靈活性。
項目創新采用“原煤斗分倉”設計方案,可實現鍋爐燃煤的靈活精準調配,大幅提升機組負荷響應速度與調峰能力。
項目采用高190米的大型鋼結構間接空冷塔,可實現機組不同工況下冷卻能力的全覆蓋,也顯著縮短建造周期,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項目依托三維場地規劃、施工動畫模擬、無人機巡航與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術,結合VR安全體驗與移動端APP,實現了技術交底可視化、施工過程可追溯、質量安全管理精益化。
為滿足張掖市集中采暖需求,項目還同步建設了抽汽采暖供熱系統,具備為約1800萬平方米城市居民提供穩定熱源的能力。
針對河西走廊地區干旱少雨的氣候特點,項目建成先進的間接空冷系統和全流程廢水處理體系,成功實現全廠循環冷卻水“零”蒸發、雨水“零”外排、廢水“零”排放,并同步實現燃油“零”消耗、煙氣近“零”排放,樹立了綠色電廠新標桿。
項目投產后,將極大滿足甘肅省負荷增長需求,顯著提升河西電網安全穩定水平與系統調峰能力,助力河西走廊風光新能源的開發與消納,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