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市場偏弱僵持,港口庫存持續增加;而沿海電廠日耗回升緩慢,下游用戶仍多持觀望態度,零星壓價還盤情緒濃郁。此外,部分需求繼續分流至性價比優勢更明顯的進口資源處。在發運成本及旺季預期支撐下,港口貿易商報價小幅下調,但出貨難度較大。目前,下游電廠負荷不高,庫存對煤價壓制作用明顯;但貿易商對冬季需求增長存在幻想,且距離春節尚遠,市場尚有支撐,預計此輪煤價跌幅在20-30元/噸。
目前,主要鐵路外運通道—大秦線外運量維持高位,疊加唐呼線部分分支路段擴能改造竣工,鐵路運能的提升助力蒙煤外運量增加。本月,貨源到港量較為充足且結構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沿海煤炭價格上漲動力,造成環渤海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持續走穩近兩周后出現小幅回落。市場優劣勢均在的情況下,預計煤價還將下跌兩到三周,在12月中下旬有望止跌反彈。主要特點如下:首先,大集團外購價率先下調,港口、產地、電廠價格聯動走弱,降價潮從主產區上游蔓延至港口乃至終端,疊加新投產國儲曹妃甸碼頭,卸多裝少,促使環渤海港口庫存快速累積,供需天平徹底傾斜。其次,鐵路調進維持高位水平,環渤海港口整體調入量遠高于調出量;疊加持續封航影響,個別港口庫存上升過快,鐵路被迫限制港口多個煤種菜單,貿易商出貨困難,煤價在指數小幅下浮出貨,港口煤價轉入陰跌模式。再次,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較頻繁,本周共兩輪較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帶來大風降溫天氣。在冷空氣頻繁影響下,下游電廠日耗或有所提升,電廠剛性采購需求將增加,預計煤價回落兩到三周左右,存在止跌反彈可能,但上漲時間不會很長,具體煤價漲幅要看環渤海港口存煤情況及電廠日耗來判斷。
近期,寒潮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明顯大風和降溫天氣,氣溫自北向南逐步下降,居民用電需求隨之上升,帶動電廠耗煤進程加快;不過,電廠庫存壓力尚不明顯,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增至189萬噸之后,出現上漲無力的現象。而港口煤價走勢未明以及臨近年度訂貨會,終端觀望緩采心態仍很濃,采購更側重長協與高性價比進口煤為主,對高價市場煤多保持剛性補庫節奏。近期,受現貨需求偏弱、多次封航等因素影響,疊加大秦線、唐呼線運輸滿發,環渤海港口煤炭調進高于調出,促使港口庫存快速增加,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秦京曹九港合計存煤2511萬噸,同比減少256萬噸,但較11月初(2206萬噸)卻是大幅增加了305萬噸。本周,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市場延續弱穩運行態勢,市場上僅有少量剛需進行詢貨;但買賣雙方心理預期存在差距,價格博弈仍在持續,尤其部分為完成港口年度任務量或手中貨盤有利潤的貿易商,出貨意愿相對較強,導致市場成交氛圍冷清。對于后市預期,當前,終端用戶仍以兌現長協及采購性價比高的進口煤為主,對市場煤的采購意愿普遍偏低;與此同時,市場參與者對寒潮帶來的需求提升抱有較高幻想,認為隨著港口、電廠去庫的加快,煤價還能止跌企穩。綜合分析,短期內,港口動力煤市場仍將維持小幅回落走勢,后期主要關注降溫后,給用電量帶來的采購方面帶來的幫助。
貿易商對后市存在分歧,部分貿易商保持挺價情緒,暫無降價或低價出貨意愿;他們認為,坑口煤價表現較強,且臨近月末,下游剛需增多,部分煤礦減產,預計煤價跌幅有限;且經過去庫之后,12月中下旬,煤價仍有上漲機會。此外,隨著冷空氣活動加劇和年末工業生產的沖刺階段來臨,工業用電需求有望與居民取暖、化工剛性需求形成共振,對推高日耗有幫助。也有一些貿易商預期悲觀,認為當前大秦線運量不減,環渤海港口調進高于調出,各大港口繼續壘庫,終端積極兌現長協,減少市場采購;疊加進口煤價格優勢明顯,沿海地區終端對內貿市場煤需求增量或不及預期,冬季“旺季不旺”或將再現,煤價或持續回落。
綜合分析,由于煤炭發運成本較高,煤價底部也有支撐。此外,“反內卷”政策再強化,疊加安監力度加強,煤礦超產情況減少,煤炭供給仍有可能出現邊際收緊;鐵路運費的上調導致發運成本增加,鐵路強化菜單管理,環渤海港口或停止壘庫,轉入去庫模式,港口庫存結構性問題再次顯現等等,助推煤價跌幅有限。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