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全面進入供暖期,全國電廠日耗逐步進入“迎峰度冬”爬坡階段,煤炭市場呈現供需雙高走勢,動力煤強中趨穩。本周,環渤海港口煤價進入震蕩回落行情,終端觀望心態漸濃,采購仍以長協煤和性價比優越的進口煤為主,對高價市場煤多維持剛需補庫。
下旬,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頻繁,一股較強冷空氣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11月24至25日,冷空氣東移南下,25至27日,又有新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西南、東北等地雨雪天氣頻繁。需求端則表現出“階段性拉運結束與冬季預期”交織在一起。華南地區天氣相對暖和,而華東地區略有降溫,受此影響,沿海八省電廠日耗逼近190萬噸;雖有增加,但由于之前的大量囤貨和采購,電廠庫存中的高卡煤炭有所增加。目前,在長協煤穩定供應下,對市場煤的采購多轉為按需和小單剛需,壓價詢貨現象非常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寒潮預期對市場情緒形成底部支撐,北方地區已全面啟動集中供暖,冷空氣活動頻繁,預計將推動日耗繼續攀升。非電行業如化工、冶金需求保持剛性,但建材行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轉為疲軟。
受大集團外購價下調影響,市場悲觀情緒升溫,終端采購節奏再次放緩,實際成交體量下降;除長協拉運及部分非電需求采購保持正常外,到礦拉運車輛偏少,部分煤礦小幅下調煤價以拉動銷售。但由于進入月末,階段性停產煤礦陸續增加,產地市場供求壓力并不大。隨著環渤海港口庫存快速回升,部分港口場地趨緊,出現接卸壓力,督促貿易商加快疏運,個別貿易商銷售壓力加大;同時,因下游需求低迷,采購意愿不強,港口煤價又降至指數下浮2-3元/噸成交,港口煤價開始下行之旅。
全國多地入冬后,日耗增長未及預期,電廠的負荷普遍處于70%左右,庫存持續在高位運行。采購策略方面,電廠以長協合同保障基礎供應,僅根據市場情況少量采購高卡市場煤用以優化庫存結構。對于后期市場走勢,受暖冬預期影響,電廠尤其南方電廠日耗增長緩慢,采購意愿偏低,市場交投延續僵持態勢;非電行業需求仍以剛需補庫為主,整體表現平淡。綜合分析,市場煤炭市場價格短期內將逐步趨穩,緩慢陰跌為主。后續需關注氣溫變化以及政策端、大秦線發運、環渤海港口庫存等方面的影響。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