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25年11月21日 /美通社/ -- 2025年11月17日,匯川技術(300124.SZ)西安儲能及電源系統制造基地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正式投產。首批智慧產線同步啟用,年設計產能達 50GW,躋身全球儲能 PCS 單體工廠第一梯隊,標志著匯川數字能源能力的全面躍升,也為西安及西北地區綠色能源產業注入新動能。
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孟浩,西咸新區管委會主任齊海兵,灃東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博,陜西軌道交通集團副總經理張建軍;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朱興明,副總裁楊春祿、付作軍,數字能源事業部總裁郭立鵬等出席;企業客戶代表、供應商代表、工程建設代表、員工代表等共同見證。
在全球能源體系加速重塑之際,中國儲能正從"規模擴張"邁向"價值深耕"。匯川以此次投產為契機,推動能源業務"雙輪驅動"轉型:一是以多介質儲能切入用能場景,構建高效率、可復制的儲能電站解決方案;二是以"數字化 + 運營 + 生態"一體化能力打造覆蓋源網荷儲與能碳管理的零碳綜合解決方案體系,助力客戶實現綠色增長。
匯川西安儲能基地總投資約 10 億元人民幣,用地約 100 畝,總建筑面積約 8.8 萬平方米。基地主要生產儲能及電源系統,產品包括儲能變流器、逆變器、光儲變流器、升壓一體機、儲能一體機等新能源儲能設備;電源產品包括拉絲機電源、等離子電源、制氫電源及成套設備。
基地年設計產能為 50GW,躋身全球儲能 PCS 單體工廠第一梯隊;達產后可實現年營收約 100 億元人民幣(儲能基地 + 總部研發聯動口徑),并提供約 1,500 個就業崗位。
在制造端,基地導入 3500A 大電流自動測試系統、AI 視覺質檢與螺釘緊固智能監控等智能化設備與流程,提升產線質量與效率。經系統優化后,產品生產周期可縮短至 3 天,較行業平均水平領先約 10%–20%,為大批量交付與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重要保障。
西安基地投產后,匯川儲能產品將應用于光伏、風電調峰、電網側儲能、工業園區節能減排、城市微電網等重點場景,并服務海外能源數字化轉型。該基地落成,進一步印證中國企業以自主創新與系統化制造能力參與全球能源智能化發展的實力。
目前,匯川儲能已保障 20GW+ 全球項目穩定運行。依托西安基地 50GW 年設計產能,公司構建起從核心設備到系統解決方案的規模化交付能力,全面支撐數字能源業務"兩大新定位"落地:一是聚焦用能場景的多介質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二是打造"能源運營—源網荷儲—冷熱氣電碳"貫通的垂直一體化能碳體系。
憑借在功率密度、弱網適應、高溫穩定與系統效率上的工程化優勢,匯川正在為全球大型電站和工商業客戶提供長期、安全、高效的綠色能源支撐。
基地投產后將直接創造約 1,500 個就業崗位,并帶動上下游設備供應商與制造企業在西安布局,形成更完整的新能源儲能產業鏈。可量化的經濟與社會價值包括:
年產值目標約 100 億元人民幣(儲能基地 + 總部研發聯動)
每 GW 儲能出貨量可減少約 30 萬噸 CO2 排放
推動區域產業鏈配套完善,提高城市能源科技產業競爭力
西安正憑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建設北方新能源創新高地,實現城市、產業與企業的協同增長。
西安儲能基地不僅服務國內市場,也面向全球客戶。依托智慧產線和源網荷儲一體化能力,匯川將為海外能源數字化和低碳轉型提供成套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中國儲能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與技術影響力。
2026 年 6 月,匯川技術將亮相德國慕尼黑儲能展(ees Europe),在 "Connecting Solar Business" 的大背景下,展示智慧儲能電站與零碳綜合解決方案,向全球展現中國儲能與數字能源的整體能力。
投產儀式上,匯川技術董事長朱興明回顧了公司四年前重回數字能源賽道的關鍵抉擇,并重申沖刺數字能源高地的戰略決心。他指出,未來匯川將在"源—網—荷—儲"全鏈條持續投入,特別聚焦"荷"側應用,為零碳園區、零碳車站與零碳商業區提供一體化數字能源解決方案。
"未來的新興數字能源,是誰擁有用戶、誰擁有使用場景、誰掌握生態,就能引領行業。"朱興明強調,匯川的使命是幫助用電用戶創造最大價值,掌握數字能源的主動權,并將中國積累的儲能實踐推向全球,與國際能源伙伴共同拓展市場。
匯川西安儲能基地的投產,是企業數字能源戰略落地、區域綠色產業升級與國際市場拓展的交匯點。未來,基地將持續推動能源數字化、綠色低碳與全球化布局,成為中國儲能技術"能源出海"的重要樣板,為社會、城市與客戶創造可量化、可持續的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