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華陽集團克服煤層地質條件日趨復雜的困難,以“全入洗、精品煤”戰略為錨點,構建多部門、多系統聯動機制,推行從設計、開采、運輸到洗選、存儲、銷售全鏈條煤質管控。
今年上半年,該集團在煤層灰分同比提高0.52%的情況下,原煤灰分同比降低0.53%,末煤發熱量5279大卡,比計劃提高62大卡,同比提高117大卡,實現煤質指標逆勢提升。
井下源頭把控,優化煤炭“基因”
隨著開采深度不斷增加,華陽集團各礦煤層灰分提高、構造矸石占比提升等問題凸顯。
“矸石含量是影響煤質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為煤炭中的無機雜質,矸石會增加煤炭灰分、降低煤炭發熱量,從而影響商品煤質量。”該集團選煤質量管理中心煤質室主管楊懷杰說,井下設計是煤質管控的第一步,科學的設計加上標準化工藝,可以為“多出煤、少出矸”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上半年,該集團選煤質量管理中心聯合生產、機電等業務部門積極研究制定合理避讓大型構造、調整工作面設計、配備薄煤層裝備、安裝除鐵器等措施,累計開展井下煤質動態督查352次,開展煤層、入廠原煤、末原煤、矸中帶煤等質量抽檢3079次。
該集團地質測量部地質室主任楊智華說:“今年以來,我們共探測出20個大型構造,其中7個構造所在工作面調整了采掘設計方案,以避免采出矸石。”
詳細的煤層地質數據,為該集團各礦在生產中調整采掘計劃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華陽集團平舒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上,不同顏色標識的煤層如地層切片般層次分明。監控視頻中,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設備協同聯動,一塊塊煤炭通過井下膠帶輸送機被送至地面。
華陽集團開元公司9703工作面分9號上、9號下兩個煤層。隨著采掘的推進,后半段煤層出現分岔,上煤層日趨變薄,夾矸越來越厚。為從源頭把控煤質,開元公司將工作重心放在煤層較厚的下煤層,減少矸石開采。
中端洗選治理,加強煤質“淬煉”
“近年來,華陽集團積極推進‘全入洗、精品煤’戰略,實施選煤廠技改,實現煤炭‘全入洗’,進一步提升商品煤‘含金量’。”華陽集團選煤質量管理中心選煤室主任李威介紹,該集團一礦、二礦、新景、開元四家選煤廠技改工程和七元新建選煤廠項目已于去年年底完工,平舒選煤廠技改項目和泊里新建選煤廠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今年以來,該集團加大對選煤廠的技改投入力度。目前,該集團一礦、新景、平舒等選煤廠已安裝高壓隔膜壓濾機。
高壓隔膜壓濾機的工作原理為:通過壓榨泵將水注入濾板,產生隔膜壓力,對煤泥進行壓榨。相較于普通壓濾機,高壓隔膜壓濾機的壓榨壓力提升了3兆帕,可將煤泥水分精準控制在16%以下。
處理后的煤泥經破碎處理,既能直接對外銷售,又可摻入末煤產品中復用。據估算,該集團一礦、新景、平舒三家選煤廠通過升級改造高壓隔膜壓濾機,預計每年可新增經濟效益7400萬元。
據華陽集團選煤質量管理中心技術總監吳宏斌介紹,該集團在二礦選煤廠改進精準配煤工藝,采用在線灰分儀、水分儀對入洗原煤和洗后精煤進行在線質量檢測,利用稱重給煤機、智能閘門、皮帶秤進行在線數量檢測,利用配煤軟件算法生成配煤方案,控制入洗率和不同產品的摻配比例,讓外運商品煤的質量可控,實現產品定制化生產,以精品煤保證市場占有率。
“今年以來,一礦鐵路、公路運輸末煤發熱量均在5500大卡以上。”該集團一礦選煤廠副廠長史義懷說,“在工藝管控過程中,我們增加檢測頻次,提高入洗前后灰分、介質損耗、產品帶介等數據檢測準確度,在及時調整設備參數的同時,加強現場設備檢查維護,降低設備故障率,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產品質量達標。”
華陽集團新景公司洗煤廠副廠長梁起鵬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新景公司末煤發熱量同比提高349大卡。”
吳宏斌表示,通過全入洗生產模式,該集團進一步升級完善了精品煤產品質量管控體系,真正做到了“把粗糧做細”“把細糧做精”,實現煤炭產品綜合效益最大化。
終端銷售發力,提升品牌價值
如何將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價值?
今年以來,華陽集團一礦結合市場需求和井下原煤生產情況,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機制,優化生產和銷售環節。同時,改進配煤技術,將末煤、煤矸石、中煤按比例配成熱值3200大卡的配電煤,贏得市場客戶的廣泛青睞。
天成煤炭鐵路集運公司(以下簡稱天成公司)是華陽集團煤炭外運的主戰場。天成公司樹立“客戶思維、用戶體驗”理念,實現煤炭的“方案化銷售”“菜單式供應”。在采購環節,天成公司建立系統化“儲運提報—市場采購—經營定價”閉環流程,確保采購運作低成本、高效率,保障生產供應穩定。在儲煤場管理方面,天成公司采用“分堆存放、動態調配”的標準化模式,借助配煤機實現計算機精準計量,并按照客戶指標進行煤種混合加工。
“我們把煤炭銷售升級為集成服務,為每個客戶定制專屬方案。”天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主任竇慧生說,今年以來,天成公司配煤合格率在98%以上。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