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華能水電發布公司2025 年第三季度報告。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82 億元,同比增長1.92%;歸母凈利潤29.3 億元,同比減少4.12%。前三季度累計營收206.41 億元,同比增長6.3%;歸母凈利潤75.39 億元,同比增長4.3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1.62%,較2024 年同期增加1.76 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0.4 元,同比增長5.26%。
發電量提升財務費用下降,公司業績穩健增長TB(140 萬千瓦)和硬梁包(111.6 萬千瓦)水電站全容量投產、瀾滄江流域糯扎渡斷面來水同比偏豐、西電東送電量增加,帶動公司前三季度發電量增長。2025 前三季度,公司完成發電量5962.66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1.90%),上網電量954.90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2.02%)。
公司主力水電站糯扎渡、小灣發電量分別為182.98 億千瓦時、138.11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加33.47%、減少5.08%;TB 電站發電量48.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6.68%),硬梁包水電站發電量29.75 億千瓦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盡管2025 年7、8 月份,我國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但9 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31.9%。
公司財務費用持續優化。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19.19 億元(同比減少3.07%),財務費用率10.01%(較2024 年同期減少0.84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6 億元(同比減少6.57%),財務費用率7.81%(較2024 年同期減少0.71 個百分點)。
2025 年電價短期承壓。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速1.92%,遠低于上網電量增速12.02%,可推算出公司上網電價水平出現負增長。未來需要重點關注2026 年長協電價的簽訂情況及云南省及外送區域的電力供需平衡變化。
公司以水電業務為主,新能源并重發展
在TB 和硬梁包相繼投產的同時,公司推動“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為未來裝機增長奠定基礎。截至2025 年6 月末,公司已投產控股裝機容量3353.74 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2757.58 萬千瓦(占比82.22%),光伏裝機582.66 萬千瓦(占比17.37%),風電裝機13.50 萬千瓦(占比0.40%)。
2024 年度現金分紅金額進一步提升
公司2024 年度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0 元(含稅),每股同比提升0.02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36 億元(含稅),較2023 年度同比11.11%。公司2024 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由2023 年度的42.42%提升至43.39%。
定增事項落地,水電項目循序推進
公司定向增發股份已于2025 年10 月14 日完成登記,發行價格9.23元/股,發行股份6.31 億股,募集資金總額58.25 億元,用于RM 水電站和TB 水電站建設。其中TB 水電站已投運,而RM 水電站(裝機容量260 萬千瓦)作為瀾滄江上游的骨干電源,計劃于2035 年全面投產,對下游梯級水電站還有顯著的補償效益。資金到位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利于公司中長期業績增長。
盈利預測和估值
公司為水電裝機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電力裝機規模云南省內第一,亦為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最大清潔電力運營商。公司水電業務盈利能力強且可持續,堅持水電和新能源并重發展,持續推進瀾滄江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TB、硬梁包水電站全容量投產,為公司2025—2027 年的業績帶來增量。從中長期看,公司水電電價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布局的新能源發電業務將會帶來新的業績增長空間。
預計公司2025-2027 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7.20 億元、92.76 億元和97.47 億元,對應每股收益為0.47、0.50 和0.52 元/股,按照2025 年11 月3 日9.83 元/股收盤價計算,對應PE 分別為21X、19.74X、18.79X,考慮到公司估值水平和穩健的盈利能力,維持公司“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來水不及預期;供電區域和客戶單一風險;電價波動風險;項目進展不及預期;其他不可預測風險。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