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5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宣布甘肅武威建成的2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首次實現釷鈾核燃料轉換,成為全球唯一運行并實現釷燃料入堆的熔鹽堆,標志著第四代核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驗堆關鍵設備100%國產化,整體國產化率超90%。計劃2030年前建成30兆瓦研究堆,2035年實現百兆瓦級示范堆并網發電,推動商業化應用。
釷基熔鹽堆技術的顛覆性在于, 它用釷替代鈾作為核燃料, 徹底解決了傳統核電的三大痛點:
1. 安全無憂:熔鹽冷卻劑遇冷自動凝固, 反應堆“熄火”機制,堪比智能斷路器, 福島式的堆芯熔毀就會成為歷史;
2. 資源革命:中國釷儲量28萬噸,是鈾的3倍, 1噸釷的能量,相當于200噸鈾, 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區的“釷礦寶藏”,足以支撐千年能源需求;
3. 場景自由:無需依賴海水冷卻,沙漠、內陸甚至太空都能部署,與光伏、風電形成“核光風儲”多能互補網絡。
而包鋼股份,憑借其作為鐵礦副產品而存在的、成本極低的巨量釷資源,天然地處在了成為未來全球“釷燃料之王”的戰略位置。擁有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區探明釷礦儲量22萬噸,占全國總量的75%以上。遠景儲量預計超30萬噸,礦區總探明資源量可能突破100萬噸。1噸釷的能量,相當于200噸鈾,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區的“釷礦寶藏”,足以支撐千年能源需求!
釷基熔鹽堆概念股主要涉及釷資源、核心設備、關鍵材料、工程建設等環節:
上游資源
包鋼股份:掌控白云鄂博礦區,釷儲量占全國約77%,是潛在的釷資源供應商。
中游設備
東方電氣:參與主泵、換熱器等核心設備研發制造,核電設備技術實力強。
寶色股份:為實驗堆提供主容器、堆內支撐裝置,解決高溫熔鹽腐蝕難題。
浙富控股:子公司四川華都提供控制棒驅動機構,應用于實驗堆并通過驗收。
海陸重工:承制余排換熱裝置(安全系統關鍵設備)并通過驗收。
上海電氣:參與實驗堆與示范堆建設,主導二次熔鹽換熱裝置研發。
關鍵材料
寶鈦股份:研發的鈦合金用于堆內管道、容器等部件。
方大炭素:核級石墨材料供應商,產品用于中子慢化劑等。
西部材料:供應核級鋯材、鈦鈮合金等用于堆芯與管道。
華菱鋼鐵:獨家研發實驗堆安全容器用SA738Gr.B核電鋼。
久立特材:高溫鎳基合金無縫管用于熔鹽輸送系統。
工程建設
中國核建:核工程建設龍頭,參與實驗堆等項目。
上海建工:與中科院合作,承擔實驗堆及部分基建項目。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