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當下班的人流匯入城市街道,家家戶戶亮起溫暖的燈光,華北油田采油四廠廊坊作業區廊一站中控室內,值班干部李靖的目光依然專注地停留在閃爍的屏幕上。在這個尋常的工作日夜晚,他的堅守維系著整座城市的“煙火氣”。
傍晚6時,一個異常數據引起他的警覺:再生分離器的液位曲線變成了一條筆直的線。“有問題!”33年的工作經驗讓他立即作出反應。他放下記錄本,快步走向裝置區。
指尖觸碰到液位計伴熱管的瞬間,他心里一沉——管壁一片冰涼。這本該保持溫熱的管線,在深秋的夜晚卻像一條被凍住的“血管”。
“伴熱系統故障!”他迅速判斷。這套系統是天然氣處理的關鍵環節,它的停擺將直接影響向下游供氣。這意味著,無數家庭廚房里那簇藍色火苗可能面臨熄滅的風險。
沒有絲毫猶豫,他立即啟動應急處置程序。夜色中,應急燈接連亮起,將他忙碌的身影投射在冰冷的設備上。接到消息的同事們紛紛趕來支援,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在夜色中展開。“關閉回水閥,打開給水閥......”李靖一邊操作一邊快速判斷,“給水沒有壓力,是管路堵塞!”確診故障后,他們立即開始拆卸、疏通、回裝。工具與管線的碰撞聲,同事們簡短的交流聲,與設備運轉的轟鳴聲交織成特殊的“檢修交響曲”。
深秋的夜風帶著涼意,汗水卻悄悄浸濕了他們的工裝。經過近兩小時的緊張作業,溫暖的流體重新在管壁內流動。當屏幕上那個“固執”的液位數值恢復正常的起伏跳動時,現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李靖直起酸麻的腰背,擦了擦額角的汗水。抬頭望去,廊坊城區的萬家燈火正如一片繁星落地,靜謐而溫暖。這片安寧,與他身后剛剛恢復運行的裝置區,通過一條無形的"暖流"緊密相連。
此刻,千家萬戶的廚房里,或許正飄出晚餐的香氣;醫院的食堂里,灶火依然旺盛;無數家庭里,熱水器正供應著溫暖的沐浴。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正是由無數個像李靖這樣的守護者,在每一個平凡的夜晚,用責任與擔當默默維系著。(通訊員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