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網塔什庫爾干縣供電公司配電搶修帶電作業人員35千伏紅其拉甫變10千伏甫哨線1011線路進行帶電接分支引流線,克服高海拔、低氣溫等極端環境挑戰,在海拔4800米的紅其拉甫國門旅游景區(中巴友誼長廊)成功完成帶電作業,為邊境口岸旅游景區及周邊群眾、過往車輛的可靠用電筑起“安全屏障”。
紅其拉甫國門地處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超4800米,空氣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50%,且常年風力大、氣溫低,惡劣環境給帶電作業帶來極大考驗——作業人員不僅要承受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還需在低溫下精準操控絕緣工具,確保操作零失誤。
作業前,供電公司提前制定專項方案,對作業人員開展高原適應性訓練,并配備氧氣設備、防寒物資及應急醫療保障。作業中,帶電作業人員嚴格遵循帶電作業規范,通過絕緣遮蔽、電位轉移等專業操作,在不中斷供電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了線路帶電接分支引流線工作,全程歷時24小時,保障了國門區域供電“零中斷”。
此次帶電作業,不僅有效提升了紅其拉甫國門周邊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更體現了供電公司“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責任擔當,為守護邊境地區用電安全、服務邊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電力支撐。(那扎爾·比比努爾)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國網塔什庫爾干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