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Mat新材料應用產業鏈可信數據空間”入選國家首批可信數據空間試點)
作為行業首個新材料可信數據空間,InterMat新材料應用產業鏈可信數據空間已在北京正式發布并落地運營。此次入選標志著InterMat新材料可信數據空間在推動數據要素安全流通、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獲得國家級認可,也充分證明了InterMat新材料可信數據空間在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此前,該項目已被列入北京市首批可信數據空間儲備項目,并憑借清晰的場景賦能價值、創新的共創機制和可驗證的產業落地成效,榮獲2024Web3.0創新大賽數字信任賽道唯一的一等獎。
(“InterMat新材料應用產業鏈可信數據空間”獲得2024Web3.0創新大賽數字信任賽道一等獎)
政策東風:國家大力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為推動數字經濟與產業智能化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
今年5月,在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的主持下,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成立,首批組建能源、新材料和礦產3個行業特設組。北京新材道憑借其行業影響力,當選為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新材料特設組組長單位,同時支撐中國鋼研成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破局之道:從“數據孤島”到“數據運河”
當前,工業數據領域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企業間“數湖”林立,流通壁壘高筑,嚴重制約了產業協同和智能化轉型,特別是在新材料領域,研發周期長、試錯成本高的特點,使得數據共享的需求更為迫切。
北京新材道創新性提出“數據運河”理念,認為行業數據空間不應該成為更大的“數湖”,而應該成為“數河”,在保護企業數據產權的前提下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關聯、發現、應用,動態連通各個“數湖”,形成“水系、水網”,并通向更廣闊的業務生態——“數海”。
同時,北京新材道基于“去中心化存儲、多中心化運營、中心化監管、國際化拓展”的行業數據空間頂層設計架構,以數據可信管控、資源交互、生態共創三大能力,實現了跨企業、跨平臺的數據安全治理、共享與協作,賦能新材料、新裝備的智能研發與創新應用。
實踐成效:打造新材料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范式
現階段,InterMat新材料應用產業鏈可信數據空間的創新實踐已取得顯著成效: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團體、企業產品體系,6000余種產品標準,建成國內最大的分布式材料數據網絡,擁有全球最完備的金屬材料產品數據集,并實現50多家企業數據上鏈,1.5萬用戶共享數據,26萬種材料產品信息安全流轉,3000余萬條數據實現分布式共享。
截至目前,InterMat已為20多家鋼鐵制造企業、零部件加工企業、10多家大型裝備用戶企業、數百家中小企業解決經營中的實際問題,覆蓋30%的鋼鐵產能,直接經濟效益數億元,帶來企業產品升級、提質、降本、增效等衍生經濟效益數百億元,有力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新材料“研、產、造、檢、用”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互聯互通:數據空間連接器支持企業一鍵接入
基于InterMat新材料可信數據空間,北京新材道于2025年初上市兩款自研數據空間連接器產品:標準數據路由艙——數小鏈D10和工業數據路由艙——材小鏈M10。標準數據路由艙D10可實現數據流通的可信認證、策略合規、高效交付及安全可控,為跨組織數據交易提供基礎設施級支撐;工業數據路由艙M10在具備標準數據路由艙基本功能的同時,集“數·算·智·鏈”一體,可接入材料數據、材料數據模型、算法、材料模擬仿真軟件等,涵蓋了數字化研發、產品質量分級、智能選材、智能拆單等AI產品與創新應用,深度對接企業應用場景。
(北京新材道自研數據連接器)
展望未來:賦能全產業鏈數智化躍升
北京新材道數智科技有限公司作為InterMat平臺的設計、建設和運維方,自2018年成立以來,基于央企中國鋼研70余年的技術積累,深耕材料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應用場景開發,引領材料區塊鏈、完備數據集、分布式AI技術發展,并實現標準開源,形成了“數據集建設-數據產品開發-企業數據節點”的企業級數據空間解決方案,應用于材料、礦產、裝備制造領域30多家頭部企業。并進一步提出了“多企業數據節點+數據路由艙-行業骨干節點”的行業級數據空間架構,應用于國家新材料大數據中心鋼鐵、建材、石化、紡織等多個骨干節點的頂層設計。
基于InterMat新材料可信數據空間的研發落地和實踐運維,北京新材道已具備“標準+技術+數據+場景+連接器+生態”六位一體的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能力。
針對“十五五”工業數據空間發展趨勢,北京新材道將以工業場景、產業價值為導向,致力于以產品互聯為特征的L6級新型工業信息系統的創新與建設,用數據的力量賦能全產業鏈數智化躍升,重塑新材料與制造業的未來。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