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穩定期已過,再次進入上漲通道。受10月份“南熱北涼”的特殊天氣影響,終端庫存未能在淡季實現有效壘庫;而進入11月后,冷空氣活動將逐步頻繁,冬季取暖用電負荷預期攀升,疊加“雙拉尼娜”可能發生,為保障冬季用煤安全,部分存煤偏少的終端補庫需求持續釋放。今日,港口貿易商報價較昨日上漲了20-40元/噸,但實際成交不多。
回顧本輪煤價上漲,核心驅動是生產核查帶來的供給收縮;恰逢下游補庫、港口庫存走低等,從而實現10月電煤需求淡旺季過渡期的超預期反彈。展望后市,上級主管部門將在11月開啟安全生產考核巡查,產地安全環保檢查趨于嚴格,疊加前期內蒙生產核查通報后減量逐步落地,煤炭供應有望進一步收縮。
本周,受產地庫存水平不高支撐,市場看漲情緒有所升溫,貿易商報價小幅上調。下游需求方面,主要以執行長期協議訂單及周邊剛性拉運為主,整體采購節奏平穩。此外,近期外購價格的上揚以及氣溫下降帶來的季節性需求預期,共同對區域煤價形成了有力提振。本周,港口市場一改上周走穩態勢,轉入偏強勢運行格局,各熱值煤種報價全面上漲。而貿易商普遍持有較強的惜售待漲心理,報價意愿偏高且議價空間有限,短期在供需結構偏緊的背景下,煤價將保持堅挺,易漲難跌。
下游方面,部分終端用戶存在剛性補庫需求,詢貨行為趨于活躍。市場供需結構呈現緊平衡狀態,可流通的現貨資源尤為稀缺,這為賣方持續挺價提供了核心支撐。大秦線恢復后,調入增加的同時,需求也不弱,調出也保持高位,環渤海港口庫存整體處于偏低水平,結構性貨源緊張問題尤為突出,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的看多預期。盡管價格上行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非剛性需求的釋放;但在當前低庫存的堅實基礎以及濃厚的市場情緒共同作用下,電廠“買漲不買落”,煤價依然表現出明確的上行動力。
環渤海港口市場情緒偏強,上游報價高企,下游少量投機和剛需,對煤價的接受程度不斷拉高。鐵路發運量增加帶動環渤海港口庫存小幅累積,市場風險加大;但受主產區煤價持續上漲影響,港口到貨成本提升,上游報價保持堅挺,市場低價資源難尋。預計本月上中旬,煤價穩中上漲為主。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