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廈門舉行的2025中國充電設施行業運營服務發展大會上,英飛源戰略營銷高級總監魯力發表主題演講《不止于充電:儲能如何為充電站開辟“第三收入曲線”》,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充電站配儲解決方案正成為破解充電站運營困境、開辟多元收入來源的關鍵路徑。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充電需求正從簡單的“補充電量”向“快速、大功率”方向轉變。然而,超充設施的普及對電網帶來了巨大壓力,傳統依賴充電服務費的單一商業模式已難以支撐行業可持續發展。
魯力在演講中表示,充電站運營目前面臨著“局部盈利、整體虧損”的行業困境。高功率超充設施的集中使用會導致間歇性大功率負載對電網造成沖擊,而儲能系統的引入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壓力,同時為運營商創造除充電服務費之外的“第三收入曲線”。

英飛源推出的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將光伏、儲能與液冷超充技術整合,通過微電網架構和EMS系統實現能源的動態優化分配。該方案包括全液冷超充系統、一體式液冷儲能系統和模塊化V2G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閉環。
其中,全液冷超充系統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設計,峰值效率達97.5%,大幅降低能量損耗;一體式液冷儲能系統創新性地采用立體環繞散熱方案,散熱效率遠超傳統底板式散熱;模塊化V2G方案則實現了“換芯不換樁”的低成本升級路徑,助力充電站向車網互動模式平滑過渡。
儲能系統的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通過峰谷價差套利實現電費節省;利用V2G技術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獲得收益;通過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獲取補償;以及在部分省份享受容量電價補償政策。
目前,英飛源的充電站配儲解決方案已在南京、深圳、重慶等地成功落地。南京江寧開發區的光儲超充示范項目展示了綜合性儲能超充場站的可行性,深圳的液冷儲能超充站則為全國推廣提供了實踐參考。此外,該方案還在縣域能源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農村地區解決配電容量受限、運維資源短缺等痛點。

魯力強調,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步開放,光儲充和車網協同將引領能源互聯網變革。充電設施正從“補能節點”升級為“能源樞紐”,在政策規范、技術迭代與運營創新的三重驅動下,V2G技術有望實現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
未來,充電站將不再是單純的能源消耗者,而是新型電力系統中的積極參與者。通過車網互動、虛擬電廠、需求響應等方式,充電站運營商將獲得多重收益,實現從單一的充電服務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型升級,推動整個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