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訊[4033期]2025-11-07
-
前三季度,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5.7億噸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等主要實物量指標穩步增長,交通投資規模維持高位。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32.5億噸,同比增長3.9%。分方式看,完成公路貨運量319.1億噸,同比增長4.1%;完成水路貨運量74.2億噸,同比增長3.7%。前三季度,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5.7億噸,同比增長4.6%。
-
中國與東盟已建成16條跨國互聯輸電線路
16條輸電線路、超190個項目、破920億美元 中國與東盟電力聯通更加緊密。11月4日從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七屆東亞峰會清潔能源論壇獲悉,中國與東盟電力聯通更加緊密,已建成16條跨國互聯輸電線路。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2024年與2019年相比,東盟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增長超過1.5倍,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成為中國與東盟雙方共同發展主題。中國與東盟已建成16條110千伏及以上互聯輸電線路,雙方開展電力貿易跨境電力互濟超750億千瓦時,其中綠電占比超過了90%。
-
中國大唐前三季度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7.76%
今年以來,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全力以赴增發電、保供應,前三季度,中國大唐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7.76%。作為我國能源央企,中國大唐長期深耕清潔能源領域,所屬桂冠電力管理運營著紅水河上的平班、龍灘、巖灘等6座梯級水電站,形成了珠江水系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構建起集能源保供、防汛抗旱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水利屏障。截至2025年10月,僅這6座梯級水電站累計生產清潔電量已超6000億千瓦時,為區域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綠色電力支撐。
-
焦炭第三輪提漲正逐步落地
上周焦炭市場落實了第二輪提漲,兩輪累計漲幅100-130元/噸。并且很快開啟了第三輪提漲,搗固幅度50-55元/噸,頂裝幅度70-75元/噸。11月4日部分鋼廠接受了提漲。河北、天津地區部分鋼廠對焦炭采購價格進行第三輪上調,幅度為50-55元/噸,2025年11月5日零點執行。
-
港口煤價突現跳漲行情
煤價穩定期已過,再次進入上漲通道。受10月份“南熱北涼”的特殊天氣影響,終端庫存未能在淡季實現有效壘庫;而進入11月后,冷空氣活動將逐步頻繁,冬季取暖用電負荷預期攀升,疊加“雙拉尼娜”可能發生,為保障冬季用煤安全,部分存煤偏少的終端補庫需求持續釋放。今日,港口貿易商報價較昨日上漲了20-40元/噸,但實際成交不多。
-
國際油價6日微跌
11月6日,國際油價微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美分,收于每桶59.43美元,跌幅為0.29%;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4美分,收于每桶63.38美元,跌幅為0.22%。
-
我國北部灣海域最大油氣平臺完成浮托安裝
11月6日,隨著上部組塊與導管架精準對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潿洲11-4 CEPD平臺成功完成浮托安裝,一舉打破我國北部灣海域海上油氣平臺尺寸和重量新紀錄,項目建設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本次安裝的海洋油氣平臺是一座集鉆井、油氣處理等功能為一體的3層8樁腿多功能鉆采平臺,高49.5米,投影面積超過7個標準籃球場大小,設計重量超14000噸,是北部灣海域重量最重、外形尺寸最大的海上油氣平臺,超過了國內海上浮吊的能力極限,采用浮托技術進行海上安裝。
-
硅料行業醞釀整體重組 17家企業基本同意搭建聯合體
11月5日,財經雜志報道稱,硅料行業醞釀整體重組為一家平臺公司。一些龍頭企業正在與中小企業洽談收購重組事宜,以淘汰部分企業及其產能。近期,硅料龍頭企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表示,17家硅料企業已基本同意搭建聯合體,預計于2025年內完成(搭建)。據報道,不超過10家硅料頭部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出資,聯合組建硅料平臺公司,該平臺收購其他硅料企業的產能。其他硅料企業可選擇出錢成為平臺公司的股東,也可選擇被平臺收購后拿錢走人。
-
京津冀空氣污染過程仍在持續,三大原因導致本輪污染
截至今天上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污染過程仍在持續,PM2.5污染加劇,京津冀中部地區達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據介紹,11月4日午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污染持續累積,5日在弱東南風作用下,污染氣團主體自南向北移動。11月4日,區域內15個城市出現PM2.5輕度污染天;北京市從5日凌晨開始,PM2.5濃度快速上升,小時濃度峰值為163微克/立方米(5日19時),已達到短時重度污染水平。目前,全市大部地區仍處于中度污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