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在副高偏強影響下,秋雨帶北抬到四川-陜西-山西-京津冀一線、最北覆蓋內蒙古南部,幾乎與7月下旬主雨帶的位置一樣,而這一情況預計至少將持續至10月中旬前后。
對于北方地區而言,這一情況極其罕見。本次秋雨過程持續時間長、過程雨量大,多省份有可能會打破歷年來10月份的降雨紀錄,致災概率較大。而煤炭主產區幾乎都在本次降雨的覆蓋范圍內,尤其是榆林和晉北地區。
不過正值國慶假期,疊加市場需求低迷,降雨對產地煤礦生產的影響暫時看并不明顯。產地多數煤礦正常生產,部分停產放假煤礦陸續開始復產。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10月份后產地查超產依然嚴格,有多個礦區因超產而被處罰停產整頓,還有部分煤礦主動減產或停產,整體供應量略有收縮,局部區域煤炭供應偏緊張。
銷售方面,節后首日坑口市場表現仍比較冷清,需求處于恢復狀態,拉運以長協和化工等非電剛需用戶為主,煤礦庫存積累增多。
中國煤炭資源網產運銷數據顯示,本期(10.2-10.8)樣本煤礦總庫存423.5萬噸,較上期增加2.7萬噸。
不過在連續多月供應增量受限的情況下,疊加下游剛需采購持續,大部分煤礦出貨正常,產地整體庫存維持低位水平。
價格方面,下游整體需求不足,煤價持續下行,少數跌幅較大的煤礦出貨好轉,價格又小幅探漲。
中國煤炭資源網10月10日調研主產地煤礦共計90家,其中漲價煤礦5家,平均上漲幅度10.2元,跌價煤礦18家,平均下跌幅度25.17元,穩價煤礦67家。
10月9日,大同5500大卡報收于570元/噸,與前一起持平;鄂爾多斯5500大卡為504元/噸,較前一起下跌19元/噸;榆林5800大卡為567元/噸,較前一起下跌16元/噸。
對于節后價格走勢,煤礦普遍表示,短期內市場供需逐漸恢復,行情僵持調整,中長期需重點關注冬儲需求及港口等下游走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