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標普全球普氏公司(S&P Global Platts)8月16日發布的信息表示,盡管澳大利亞礦業在之前的惡劣天氣和礦山安全問題后的恢復,可能會增加供應的壓力,但受印度季風后補庫存、以及中國國內市場潛在反彈的支持,預期今年三季度亞洲海運冶金煤市場可以得以恢復。
2025年二季度,亞洲冶金煤市場受到了來自終端用戶需求有限、中國轉賣焦煤出口、以及澳大利亞供應恢復等諸多壓力。然而,在三季度初,煉焦煤賣家正試探性地尋求從底部反彈。
二季度,優質硬焦煤(PHCC)價格在季度初短暫反彈后又逐步下降,普氏能源資訊的優質低揮發硬焦煤(PLV HCC)評估價二季度末降至接近三年來的最低點,為每噸173.5美元。
二季度初始,煉焦煤價格還一度出現短暫反彈,主要由澳大利亞焦煤供應的中斷引發,包括澳大利亞中等品位礦山如莫蘭巴北礦(Moranbah North )、阿平礦( Appin)和奧基溪礦(Oaky Creek)的停產,以及暴雨天氣和達爾林普爾灣港(Dalrymple Bay)和海角港(Hay Point)的裝船擁堵等因素造成。然而,隨著中國和印度鋼鐵基本面持續不振的影響顯現,這些利好的收益迅速消失。
二季度,優質低揮發份硬焦煤(PLV HCC)中國到岸價格逐步下降,從一季度末的每噸175美元降至二季度末的每噸158美元,突顯了中國買家進口需求的持續減弱。
擴大的價差引發中國出口轉售煉焦煤
澳大利亞FOB價格與到中國的CFR指數之間的價差擴大,加上中國國內價格下降,促使中國終端用戶將其長期合同下的澳大利亞優質煤炭甚至加拿大優質煤炭向外轉售。
普氏(Platts)優質低揮發份硬焦煤(PLV HCC)澳大利亞離岸價(FOB)和中國到岸價(CFR)的價差,在二季度初為負6美元/噸,而于5月28日達到一年半來的最高點為高34美元/噸,然后在季度末縮小至16美元/噸。
二季度,中國國內市場價格下降,甚至與普氏PLV CFR中國浮動價格掛鉤的加拿大煉焦煤也被轉售給了一位亞洲買家。
這一波轉售行為進一步壓低了澳大利亞煉焦煤的離岸價格(FOB),并縮小了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價格差距。
一季度之后,中國繼續作為亞洲最大的現貨買家已處于次要地位。而在二季度,其活躍的焦煤期貨合約在六月份降到了九年來的最低價格水平。
根據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旗下普氏能源資訊的數據,中國國內焦煤價格繼續比進口價格更具競爭力,二季度相對于進口中國到岸價格(CFR)平均折扣為每噸11.6美元。
普氏“大宗商品洞察”的分析師6月28日表示,焦煤市場的一個顯著趨勢是中國從焦煤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出口量的激增表明了國內市場出現了供應過剩的狀況。
亞洲終端用戶調整混配以降低成本
在焦炭和鋼鐵利潤微薄的情況下,二季度亞洲各地的煉焦煤終端用戶盡可能多樣化了他們的混配原料,以管理成本并減少對昂貴的澳大利亞焦煤的依賴。印度買家越來越多地轉向價格具有競爭力的美國、莫桑比克和加拿大的煤炭,而東南亞的鋼鐵廠也轉向加拿大或美國產地的焦煤,進一步侵蝕了澳大利亞的市場份額。
然而,印度買家支持了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PHCC)現貨需求,二季度的交易活動主要限于散裝購買,主要是優質中等灰分Goonyella煤。在事故后PMV煤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下,依賴澳大利亞優質中等灰分煤作為關鍵混合成分的終端用戶在整個季度內支付了更高的溢價。
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海運”(S&P Global Commodities at Sea)數據,2025年一季度,印度從澳大利亞的冶金煤進口量從一年前的2020萬噸降至1910萬噸,而從美國的進口量則從2024年一季度的490萬噸增至550萬噸,同時來自莫桑比克的進口量也從210萬噸增加到240萬噸。
三季度焦煤市場預測
來自澳大利亞的遠期煉焦煤貨物面臨激烈競爭,終端用戶避免不必要的高價材料風險,第三季度印度通過市場觀察補貨和中國預期心態變化,是否能阻止下行趨勢仍有不確定性。
印度今年剩余時間對冶金焦炭進口實施的數量限制,可能將會支持焦煤需求。
與此同時,其季風季節后的補貨需求也可能提振焦煤現貨需求,盡管買家對配額分配的影響仍持謹慎態度。
盡管印尼等受歡迎的焦炭原產地配額與今年上半年相比保持不變,但一位印尼供應商表示,預計其他原產地未使用的配額可能會重新分配給他們。
如果價格更具競爭力的印尼煤炭仍然可用,印度煉焦煤企業可能會在補充煤炭方面保持謹慎。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的分析師7月31日表示,已將預測的優質低揮發份硬焦煤離岸價(PLV HCC FOB)上調至三季度每噸178美元,高于此前評估的每噸172美元。預計2025年下半年該價格平均為每噸181美元,全年平均為每噸183美元,分別高于6月份報告中預測的每噸178美元和181美元。
中國仍然是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6月下旬焦煤期貨和鋼材價格的反彈引發了初步的樂觀情緒,但三季度這一復蘇是否能夠持續仍存疑問。
隨著國內信心的增強,加拿大煤炭的轉售開始減少。7月初期貨市場的反彈刺激了對二級硬焦煤的需求增加,導致供應緊張,貨主將貨物轉向期貨市場以確保收益。
一位交易員表示,近期的反彈反映了基本面和市場情緒,但持續性取決于下游鋼鐵需求以及任何具體的政策支持。
盡管需求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澳大利亞優質煤炭供應恢復的跡象明顯。阿平礦(Appin mine)的澳大利亞優質中等揮發分伊拉瓦拉煤(Illawarra)生產已于4月23日恢復,船運現貨已在7月份進行交易。據市場參與者稱,奧基溪礦(Oaky Creek mine)的運營也于6月底恢復。
市場消息人士7月5日表示,物流也得到了改善,海角港(Hay Point)的船舶等待時間從一個月縮短到了僅一天,反映了運行操作更為順暢。一位國際交易商7月8日表示,海角港等待時間的縮短,表明礦山也已恢復正常運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