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企業三季報集中發布,總體基本符合預期。大部分企業業績均有所回暖,部分企業還在第三季度實現盈利,但也有一些企業超出預期,例如在2024年虧損近27億元的弘元綠能。
10月30日,弘元綠能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實現營收56.84億元,同比增長6.54%;歸母凈利潤2.3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乍一看,這個業績并不是很亮眼,要知道的是,2025年上半年,弘元綠能實現營收32.29億元,同比下降19.52%;歸母凈利潤虧損2.97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弘元綠能實現營收24.56億元,同比增長85.50%;歸母凈利潤5.32億元,不僅把前三季度營收變成了正增長,還填上了上半年的虧損。
光伏黑馬,再次震驚行業。
光伏黑馬的誕生
資料顯示,弘元綠能成立于2002年,2004年通過生產光伏專用設備切入光伏領域,2018年成為光伏切片機龍頭,同年成功上市。
2019年,弘元綠能進軍硅片環節,宣布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5GW單晶硅拉晶生產項目,總投資30億元。
短短三年間,弘元綠能年營收就從30億元提升至219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從5.33億元上漲至30.11億元,并成為隆基綠能和TCL中環的第三大硅片供應商,被稱為光伏黑馬。
在此過程中,弘元綠能受到了硅料價格上漲的困擾,同時也看到了雙良節能、華民股份等企業闖入硅片賽道,硅片利潤率肯定難以持續。
剛剛在光伏行業站穩腳跟的弘元綠能,馬不停蹄開始了全產業鏈布局。
2021年3月,弘元綠能宣布與江蘇中能硅業進行30萬噸顆粒硅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的研發項目合作;2022年2月,弘元綠能宣布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2022年8月,弘元綠能公告稱擬在徐州投建包括年產25GW單晶硅切片及年產24GW N型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150億元。
2023年4月,弘元綠能又公告稱擬在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16GW光伏組件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50億元。
業績急轉直下
深度垂直一體化布局,不僅讓弘元綠能的資本支出大幅增加,也讓其業績受到了大幅下滑,甚至出現大幅虧損。
2023年,弘元綠能實現營收118.59億元,同比下滑45.87%;歸母凈利潤7.41億元,同比下滑75.58%。硅片出貨量被雙良節能反超。
2024年,弘元綠能實現營收73.02億元,同比下滑38.42%;歸母凈利潤虧損26.97億元,由盈轉虧。讓弘元綠能的全產業鏈布局飽受質疑。
維科網光伏注意到,盡管在2024年出現大幅虧損,但弘元綠能的產銷節奏把控非常精準。
2024年其硅片產銷率為97.54%、單晶硅電池產銷率101.55%、單晶組件產銷率97.59%、硅片生產設備產銷率250.00%。為其在2025年的盈利埋下伏筆。
率先盈利的深層邏輯
正如前文所述,2025年上半年,弘元綠能實現營收32.29億元,同比下降19.52%;歸母凈利潤虧損2.97億元,同比收窄74.35%。在行業“寒冬”期止住了頹勢。
進入第三季度,硅料價格有所回暖,弘元綠能憑借深度垂直一體化布局,率先實現盈利,再次顯示其對產銷節奏的精準把控,更展現其超強的執行力。
2019年,上市第二年的弘元綠能就敢于豪擲30億元切入硅片賽道;取得成功后,又看到了大批企業涌入硅片環節,果斷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深度布局光伏產業鏈;第三季度,很有可能是通過增加硅料產量,從而率先實現盈利。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