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印發《四川省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降低PM2.5濃度和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為重點,確保2025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不超過29.5微克每立方米,力爭不再新增重污染天;2026年1—2月,全省PM2.5濃度同比改善,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
《行動方案》提出大力推進治污減排。加快推進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年度任務,確保2025年11月底前完成治污設施改造主體工程,及早發揮減排效益。持續鞏固低效失效設施排查治理成果,按照“邊排查、邊整治”原則,督促問題企業整治到位。針對空氣質量數據高值區域,持續開展排查整治。提前謀劃“十五五”重點減排工程,用足用好藍天保衛戰攻堅賦能行動、美麗藍天建設項目和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充分發揮中、省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加快推動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持續推動家具制造、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加強溶劑型涂料和油墨使用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督促使用催化燃燒裝置的企業開展自查,重點排查整改燃燒溫度偏低、催化劑失效等問題,指導企業按期更換活性炭,規范臺賬記錄。
實施環保績效企業動態管理。加大對企業環保績效評級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對標行業先進,進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正向激勵,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環保績效先進的A級企業和引領性企業,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嚴格環保績效管理,對B級及以上企業和引領性企業,2025年11月底前再組織開展一輪“回頭看”,達不到相應績效分級指標要求的,按規定動態管理。
做好秸稈精準管控。嚴格落實2025年中央、省委關于秸稈精準管控的要求,加大秸稈綜合利用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秸稈離田離土多元高效利用,推動田間地頭秸稈基本“清零”。落實秸稈焚燒火點1分鐘發現、5分鐘反饋、30分鐘處置到位機制,有效防控夜間焚燒、無序焚燒、污染過程期間焚燒行為。
嚴控露天焚燒污染。合理布局臘肉集中環保熏制點位,切實做好便民服務,2025年11月底前完成新增點位建設,確保集中處置設施穩定達標運行。加強政策宣傳引導,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嚴控雜草、紙錢、落葉、垃圾等露天焚燒污染。攀枝花市、涼山州要加強林下可燃物計劃燒除管控,科學制定燒除計劃,確保不出現污染。
科學管控煙花爆竹燃放。應急管理廳負責煙花爆竹經營(批發)企業布點規劃,指導地方合理規劃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近三年因煙花爆竹燃放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地方,原則上不再新增點位。公安廳牽頭組織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嚴格打擊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儲存、燃放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各市(州)統籌開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區優化調整工作,2025年11月底前完成并向社會公告。
深入實施揚塵管控。加強建筑工地、線性工程揚塵管控,嚴格落實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和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標準要求,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雷達平掃等技術手段開展排查整治。各市(州)要在前期城市堆場揚塵排查整治的基礎上,2025年11月底前開展一輪“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生態環境廳定期組織開展重點城市道路積塵負荷走航監測,對積塵濃度高值路段進行通報并督促整改到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四川省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
為全力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完成大氣“十四五”收官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順利開局,制定本方案。
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為重點,堅持平戰結合、科學精準、措施閉環,進一步增強秋冬季重污染應對工作整體性、系統性,全面強化工業源、移動源、面源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深化區域聯防聯控,確保2025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不超過29.5微克每立方米,力爭不再新增重污染天;2026年1—2月,全省PM2.5濃度同比改善,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
大力推進治污減排。加快推進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年度任務,確保2025年11月底前完成治污設施改造主體工程,及早發揮減排效益。持續鞏固低效失效設施排查治理成果,按照“邊排查、邊整治”原則,督促問題企業整治到位。針對空氣質量數據高值區域,持續開展排查整治。提前謀劃“十五五”重點減排工程,用足用好藍天保衛戰攻堅賦能行動、美麗藍天建設項目和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充分發揮中、省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加快推動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持續推動家具制造、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加強溶劑型涂料和油墨使用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督促使用催化燃燒裝置的企業開展自查,重點排查整改燃燒溫度偏低、催化劑失效等問題,指導企業按期更換活性炭,規范臺賬記錄。
實施環保績效企業動態管理。加大對企業環保績效評級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對標行業先進,進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正向激勵,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環保績效先進的A級企業和引領性企業,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嚴格環保績效管理,對B級及以上企業和引領性企業,2025年11月底前再組織開展一輪“回頭看”,達不到相應績效分級指標要求的,按規定動態管理。
做好秸稈精準管控。嚴格落實2025年中央、省委關于秸稈精準管控的要求,加大秸稈綜合利用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秸稈離田離土多元高效利用,推動田間地頭秸稈基本“清零”。落實秸稈焚燒火點1分鐘發現、5分鐘反饋、30分鐘處置到位機制,有效防控夜間焚燒、無序焚燒、污染過程期間焚燒行為。
嚴控露天焚燒污染。合理布局臘肉集中環保熏制點位,切實做好便民服務,2025年11月底前完成新增點位建設,確保集中處置設施穩定達標運行。加強政策宣傳引導,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嚴控雜草、紙錢、落葉、垃圾等露天焚燒污染。攀枝花市、涼山州要加強林下可燃物計劃燒除管控,科學制定燒除計劃,確保不出現污染。
科學管控煙花爆竹燃放。應急管理廳負責煙花爆竹經營(批發)企業布點規劃,指導地方合理規劃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近三年因煙花爆竹燃放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地方,原則上不再新增點位。公安廳牽頭組織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嚴格打擊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儲存、燃放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各市(州)統籌開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區優化調整工作,2025年11月底前完成并向社會公告。
深入實施揚塵管控。加強建筑工地、線性工程揚塵管控,嚴格落實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和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標準要求,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雷達平掃等技術手段開展排查整治。各市(州)要在前期城市堆場揚塵排查整治的基礎上,2025年11月底前開展一輪“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生態環境廳定期組織開展重點城市道路積塵負荷走航監測,對積塵濃度高值路段進行通報并督促整改到位。
大力推進清潔運輸。2025年底前,超低排放企業、B級及以上企業和引領性企業門禁系統全部實現聯網,全省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等重點行業清潔運輸比例不低于70%。加快推進老舊車輛(機械)淘汰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25年底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和國一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重型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抽測,嚴查不正常使用污染控制裝置、不正常添加尿素、不正常運行車載排放診斷系統(OBD)、擅自改裝污染控制裝置、擅自篡改OBD、冒黑煙等問題。充分運用數據平臺開展非現場執法,及時發掘問題線索,嚴懲機動車排放檢驗及維修機構弄虛作假行為。強化移動源應急管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合理優化交通組織,做好城市重點區域、重點路段交通疏堵保暢工作。
優化完善應急減排清單。分類制定固定源、移動源和施工工地應急減排措施,科學確定重污染天氣豁免清單,實施差異化管控,堅決避免“一刀切”。
科學實施錯峰生產。協商水泥、磚瓦等行業實施生產調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加大垃圾發電企業協商減排力度。各市(州)分行業制定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錯峰生產計劃。
嚴格落實響應措施。強化聯防聯控,區域性污染過程統一預警、統一啟動、統一減排,堅決杜絕“應啟未啟”“應解未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期間,重點城市實施“人盯源、人盯數”機制,加強重點園區、企業幫扶指導;省直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指導本行業本領域應急減排工作,確保應急措施落實到位。科學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艱巨性和緊迫性,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廳負責牽頭抓總、定期調度,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分片幫扶,聯合相關部門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加強監測數據異常、投訴舉報、上級轉辦交辦等問題線索核查,實施差異化精準管控,堅決杜絕“一刀切”。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履行行業監管責任,指導相關行業企業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工作要求。各市(州)政府切實承擔起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攻堅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全社會自覺主動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