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大秦線恢復正常,運量快速回升,沿線港口調進開始增加,長協煤發運良好。但因鐵路運費優惠政策取消,鐵路發運成本增加,市場戶發運減少,環渤海港口繼續去庫,市場煤貨源有趨緊走勢。短期冬儲需求兜底與產能政策約束形成支撐,但終端需求尚未完全釋放,市場觀望情緒仍存。
10月24日18點開始,呼鐵局各集運站到港C80煤炭運輸物流總包政策取消,其他一些鐵路局也紛紛取消或減少運費優惠力度,上游煤炭銷售價格壓力凸顯。受采購告一段落等因素帶動,市場煤價格滯漲趨穩,產地煤價開始回落;但由于鐵路運費優惠政策取消,疊加發運成本支撐,煤價持續保持堅挺,本周,港口煤價指數持續走穩。環渤海港口市場延續弱穩僵持狀態,受發運成本支撐,疊加冬儲預期,貿易商報價堅挺;但下游終端僅維持剛需采購,對高價接受度低,現貨成交持續低位。下周,港口煤價是漲還是跌?要根據環渤海港口庫存變化,及下游采購情況來判斷;初步分析,煤價下跌難度不小,大概率是穩中小幅爬升走勢。
產地方面,大集團產地外購煤價連續下調,帶動市場看跌預期,產地采購節奏放緩,價格回調煤礦增多;但本周后半程,產地煤價逐漸趨穩,部分煤礦價格小幅上漲。全國普遍性降溫,給市場帶來以下變化,首先,沿海地區的高溫消退,電廠日耗回落較快,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回落至185萬噸附近,較前期減少25萬噸。其次,內陸尤其是北方地區降溫之后,民用電負荷拉起,供熱需求開始爬升,全國電廠日耗整體略高于去年同期,且庫存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存煤回升不明顯;大部分電廠在等待抄底,也有電廠保持長協兌現,增加進口煤采購補庫,這也促使市場煤采購減少,煤價面臨供需雙弱。再次,由于產地安監和產能核查趨嚴,可用于交易的資源有限,且港口庫存回升不明顯。預計后期一旦有采購需求釋放,港口煤價將保持在一定強度,極有可能再次反彈。非電需求方面,煤化工需求在中高位水平,冶金需求穩定,水泥需求偏低。
本周開始,船運費止跌企穩,個別航線小幅上漲,而煤價也保持在770-775元/噸左右震蕩運行。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臨近月底,北方供熱區域進一步擴大,疊加我國今冬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潛在的冷冬預期也在支撐市場氛圍。其次,淡季終端補庫備貨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電廠仍需采購中高卡煤提卡和改善庫存結構,采購拉運活動接踵而至。再次,安全檢查和超產核查政策對供應增量起到限制作用,疊加鐵路運費優惠措施暫停,影響了貿易商發運積極性,環渤海港口并未壘庫,整體供需格局維持偏緊態勢。大秦線秋季集中修結束后,日發運量拉高至120萬噸以上,但唐呼線運量卻出現下降,整體到港量并未出現大幅增加。呼鐵局方面,為緩解運輸緊張,已收回此前批復的小列鐵路運費下浮優惠,出局運費執行基礎價上浮15%,大列運費不再享受優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發運成本。隨著煤價前期拉高以及進口煤性價比優勢擴大,下游拉運采購轉淡,造成終端采購心態趨于謹慎。
展望后市,北方即將全面進入供暖季,居民用電需求將環比增加。此外,安全生產考核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給,整體供應增量空間存在不確定性;疊加發運成本支撐,市場或延續偏強運行,產地、港口煤價均出現跌不動的局面。而煤價何時上漲,市場何時迎來強勢反彈,還需要關注:冬儲采購需求的釋放強度與主產地供應恢復情況;而大秦線檢修結束后的進車情況及環渤海港口庫存變化也將成為影響后期市場的關鍵變量因素。考慮到煤價成本支撐和后續冷冬的市場需求旺季預期,港口市場依然在強有力的支撐。展望下周,市場將面臨新的變量,11月上旬,主產區煤炭生產和發運有望保持增長態勢,下游長協兌現和拉運能否跟上,以及環渤海港口庫存增減變化,下游招標采購情況均會給煤價帶來一定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煤礦產能限制,疊加11月安全生產考核巡查臨近,煤炭整體供應增量空間或仍受限制。隨著經濟復蘇和冬季供暖啟動,電煤需求將穩步增長,11月份煤價反彈是大概率的事,具體哪天上漲,需關注環渤海港口庫存走勢對煤價的實際影響和新一波采購何時出現。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