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環渤海港口市場動力煤價格繼續偏強運行。動力煤市場表現搶眼,煤價重心由月初的706元/噸拉高至771元/噸,出現跳躍式上漲。前期煤炭市場供需兩端均受天氣因素擾動,整體運行偏強;但隨著南方高溫天氣緩解,節后需求增量和補庫提卡等行為接近尾聲,對市場煤的采購接近尾聲,對煤價的支撐力度逐步減弱。下周一開始,大秦線恢復正常,進港煤車將有所增加,港口庫存加快恢復,市場供求將轉為平衡,煤價有可能滯漲回落;但受冬儲行情依然存在,疊加發運成本倒掛影響,煤價跌幅有限。
九月中旬至今,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價格偏強運行,沿海市場表現搶眼,市場情緒加速回暖,各熱值煤價均普遍上調;國慶節之前,上下游進入放假模式,部分貿易商著急出貨,煤價短暫下跌了兩天,節后的煤價亟不可待,休息了一天,再次回歸上漲通道。與此同時,坑口煤價延續漲勢,疊加非電行業剛需采購增加,港口優質貨源緊張,為煤價提供強有力支撐。而隨著冬儲行情來臨,大部分市場參與者捂貨惜售心態持續強化,加之為期20天的大秦線秋季檢修,市場煤菜單提報出現困難,港口調入量并無提升空間,促使港口煤價震蕩偏強態勢運行。十月份的國內煤炭市場呈現“淡季不淡”的強勢格局,產地與港口價格聯動上漲,供需基本面持續向好,市場煤報價拉高至770-780元/噸。隨著北方進入供暖季節,冬儲采購需求逐步釋放;疊加主產區安全監察趨緊與大秦線秋檢等因素相疊加,市場看漲情緒濃厚,各煤種價格普遍上揚。目前,庫存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市場煤資源偏緊,特別是高熱值低硫煤種供應有限。由于發運到港成本持續倒掛,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高,港口庫存以長協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庫存對市場煤價的影響。
本周,雖然各熱值煤價繼續上調,但市場情緒略有降溫,漲幅略有收窄。本周,煤價上漲了26元/噸,較上周小幅收窄8元/噸。坑口煤價延續漲勢,終端仍在補庫,非電行業剛需采購;疊加鐵路處于檢修期后半程,環渤海港口優質貨源緊張,為煤價提供強有力支撐。冬儲行情臨近,部分市場參與者捂貨惜售心態持續,也有部分貿易商擔心煤價下跌,止盈獲利出貨。前一階段,受大秦線集中檢修影響,環渤海港口調入量減少;疊加煤價倒掛,抑制了發運積極性,港口整體調入量維持中位水平。與此同時,沿海地區工業企業用電負荷不弱,推動電廠日耗拉高,部分電廠堆存的中高卡庫存消耗殆盡;為補充庫存,并應對后續冬儲備煤需求,電廠采購力度加大。疊加各港口封航解除,船舶裝卸效率恢復,調出量回升至較高水平,明顯高于調入量,港口庫存下降很快。但是,本周日是大秦線檢修的最后就一天,若恢復運輸后,鐵路進車猛增,港口調進快速恢復,港口和電廠庫存強勢回升,那么,市場供大于求就會出現,煤價滯漲回落不可避免。
隨著沿海地區氣溫回落,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回落至200萬噸附近,市場呈現上漲動力較強、需求持續性不足;但市場利多因素也有不少,北方地區提前啟動供暖,推漲產地價格;短期終端及部分貿易商采購需求仍在延續,持貨貿易商情緒積極,現貨價格保持漲勢。由于近期船、煤價格同步快速上漲,終端接受度有所下降;疊加前期采購的進口煤陸續到港以及冷空氣影響南方高溫緩解,終端補庫節奏有所放緩,運價滯漲回落,預計下周煤價也將滯漲回落。
夏季用煤高峰結束后,煤價理應回落;但節后的煤價快速反彈,價格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其主要原因在于供給端的收縮和部分電廠展開淡季補庫。展望后市,北方部分地區提前啟動供暖,北方將全面進入供暖季,即將進入需求旺季;此時,安全生產考核巡查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給,將進一步助力煤價的上漲高度。而十一月份,港口煤價存在繼續下跌可能;但受發運成本支撐,及冬季降溫、民用電負荷拉高等利多因素支撐,預計煤價跌幅有限。此外,冬儲采購需求的釋放強度與主產地供應恢復情況,大秦線恢復后的進車情況將成為影響后期市場的關鍵變量因素。
隨著階段性采購的告一段落,夏末這輪煤價上漲和下游補庫宣告結束。下周,煤炭市場將逐漸轉淡,煤價回落;市場對節后階段性補庫需求逐步消化,后續對煤價的支撐力度逐漸趨弱。十一月份,煤價徹底進入下行通道。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