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港口市場整體呈現供需雙弱、價格弱穩上行的運行態勢;市場情緒緩慢恢復,交投活躍度略有提高。需求方面,全國重點電廠庫存充足,在長協煤的穩定供應和進口煤的補充下,僅維持剛需補庫;但部分電廠廠內庫存中的優質高卡煤已經見底,因此,出現一定數量的招標采購。
環渤海港口市場情緒升溫,報價堅挺。大秦線秋季檢修,菜單提報數量有限,市場煤調進減少;疊加上游部分礦區受降雨影響生產和發運效率,市場仍有波動。而市場煤發運倒掛等因素致部分貨源偏少,報價堅挺。隨著下游詢貨積極性略有回升,貿易商看好后續冬儲需求,認為后續仍會有采購出現,因此,低價出貨意愿偏低。預計未來7-10天,港口煤價仍會穩中偏強運行,港口煤價仍有20元/噸左右的上漲高度。此外,內蒙古地區大雨對露天煤礦生產造成一定影響,開采、外運作業受制約;同時,產地對煤礦超產的核查力度較大,已有多家煤礦因超產問題被處以罰款并實施短期停產整頓,部分煤礦為規避風險,而主動減產或停產,短期煤炭供給依舊處于受限狀態。周五封航解除后,港口調出效率提高,環渤海港口庫存再度下行。
本周,海運費率先上漲,隨后,港口煤價也出現上漲。目前,對運價和煤價有支撐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副熱帶高壓保持強勢,華東、華南地區依然在過夏天,持續35攝氏度的酷暑高溫,部分地區用電負荷接近盛夏,空調制冷需求拉起,對沿海電廠日耗存在支撐,帶動階段性補庫需求釋放。其次,沿海運力因天氣原因,船舶周轉放緩,港口庫存壘庫。從10月5日開始,受冷空氣和大風天氣影響,環渤海港口頻繁封航且持續時間不短,船舶周轉放慢,南方可用運力減少,推動運價快速上漲。而港口方面,盡管環渤海港口較節前壘庫270萬噸,但仍處于今年低位水平,且一旦天氣轉好,去庫加快,優質高卡市場煤緊缺會暴露無遺。再次,10月7日開始,進入大秦檢修階段。盡管環渤海港口出現壘庫,但后續船舶不少,部分電廠優質高卡煤緊缺,需要采購澳洲煤或晉北、神華煤補充庫存。而供應端擾動不斷,市場預期向好,預計煤價有20元/噸左右的上漲高度。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