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煤澄合礦業合陽公司的礦區里,總能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或在晨光中走進井下現場,或在深夜伏案研究技術方案,或在講臺上分享管理心得。他們不是明星,卻頻頻登上公司“星光榜”;他們崗位不同,卻共同點亮了企業前行的燈塔。
近年來,該公司以“五引領”為抓手,用榜樣力量激發內生動力,讓先進典型從“一棵樹”成長為“一片林”,繪就出一幅充滿活力的企業發展新畫卷。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該公司領導班子堅持“嚴、細、實”作風,不喊口號、不擺架子,用腳步丈量責任。無論是重點項目推進,還是安全生產檢查,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蹲點調研、現場辦公,把問題解決在一線。
“領導都帶頭下井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拼?”綜采隊職工雷志秦說道。這種“跟我上”的擔當,悄然轉化為全員“爭著干”的熱情。如今,主動加班加點、跨部門協作攻堅的場景已成常態。
每月一次的“星級員工”評選,成了大家最期待的“高光時刻”。該公司通過宣傳欄、班前會等多種形式講述他們的故事,有人連續百天零失誤,有人自創維修小妙招提升效率,有人主動承擔新員工“導師”帶出一班骨干。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先進”不再抽象,而是可感可學的身邊人、身邊事。
“原來我也能當‘星’!”機電車間電焊工王忠斌高興的說到。在榜樣的激勵下,越來越多的職工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形成了“比技能、學經驗、趕先進、超自我”的濃厚氛圍。
勞模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精神的火種。該公司定期舉辦勞模工匠座談會、“勞模講堂”,邀請扎根一線幾十年的老師傅登臺開講。他們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從“學徒工”到“技術大拿”的成長之路,分享“毫厘之間見真章”的執著追求。
“原來所謂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運輸區技術員曹智遠在參加完座談會后深受感觸。如今,該公司“師帶徒”蔚然成風,勞模工作室成為技術創新的“孵化器”,真正實現了“培養一個、帶動一片”。
為提升職工的技術技能,該公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創新大賽輪番上陣。這些活動既“賽”出真本領,也“曬”出新成果。對懂技術、有創新的職工給予榮譽和金錢獎勵,讓他們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
“‘液壓支架拔軸器’獲得本月‘五小’創新一等獎,獎勵2000元。”該公司堅持每月開展一次“五小”創新評比,激勵更多員工投身技術革新。如今,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在公司遍地開花,成為提質增效的“金鑰匙”。
優秀干部不僅是“指揮員”,更是“播種機”。該公司定期組織“管理經驗分享會”,讓一線“實戰派”走上講臺,分享團隊建設、現場管控、降本增效的“真經”。
機運隊黨支部書記陸永超分享的“怕、懂、防”三字管理理念,被多個區隊借鑒應用,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這種“接地氣”的交流,打破了管理“壁壘”,讓好經驗流動起來,推動整體管理水平“水漲船高”。
從領導垂范到員工爭先,從技能提升到管理升級,“五引領”正持續釋放“乘數效應”。在榜樣的星光照耀下,該公司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陜西澄合合陽煤炭開發有限公司 雷衛英 秦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