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盡管港口動力煤市場價格偏弱運行,但北方港煤炭庫存依舊在不斷去化。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九港合計存煤2326.4萬噸,較5月11日的年內高位減少989.9萬噸,減量十分明顯。
一般而言,港口庫存的去化多受需求增加影響,而北方港庫存去化期間正值迎峰度夏傳統耗煤旺季,錨地船舶數量和吞吐量確實處于相對高位。
7月中旬,北方港錨地船舶合計數量一度升至126艘,盡管依舊偏低于2023年同期,但較去年同期有明顯的改善,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
不過,鑒于下游市場煤需求的低迷,以及港口存煤結構的問題,存在船等貨的情況,錨地船舶的增加也并不能直接促使吞吐量的增加。
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北方港吞吐量雖震蕩運行,但整體卻呈下行趨勢,與錨地船舶數量有所背離。
很顯然,在吞吐量趨勢性減少的情況下,港口存煤的持續去化更多的受到了調入縮量的影響,且必然是長時間內調入端偏低。
以8月份為例,北方港日均調入量為166.05萬噸,而吞吐量則為171.63萬噸,前者偏低5.58萬噸。調入縮量之下,影響港口存煤持續去化。
調入端的持續低位主要原因或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盛夏季節,產地煤礦地銷較好,疊加長協煤的高兌現率,導致市場貨源外溢偏少,影響下水量減少。
第二,今年北方地區主汛期明顯提前,持續強降水導致煤礦產能釋放大幅放緩,產量減少,進而促使外運量減少,下水量同步減少。
第三,強降水還導致路面積水、下沉等情況多發,影響鐵路、公路運輸受限,致使港口調入量減少。
第四,盡管產地煤價和港口煤價同步上漲,但漲幅存在差異,發運倒掛持續,不利于產地發運積極性的提升。
第五,安全、環保、超產檢查,疊加“減量保價”共識的達成,也在同步制約著部分煤礦產能的釋放,影響產量減少。
此外,港口煤價雖然經歷了一輪較長時間的上漲,但下游參與度偏低,成交一直都不太理想,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產地市場戶的發運。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隨著降水影響范圍的縮減,產地供應和發運正在逐步恢復,鐵路運量緩慢提升,帶動北港煤炭調入量震蕩攀升,影響庫存減量不斷收窄。
如果后期調入端持續恢復,而調出端進一步減量的話,北方港庫存有可能會結束去化,開始累積。不過從往年的走勢來看,本輪去化或將延續到9月份。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