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energiesmedia.com網站10月11日發布的信息,隨著冬季的臨近,東亞各國的煤炭需求將顯著增加。近期,煤炭產量出現大幅下降,同時還有多種因素導致該地區煤炭價格反彈。
煤炭對許多國家的能源需求仍至關重要,盡管歐盟大力倡導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但隨著北半球寒冷月份的臨近,煤炭在東亞地區仍將發揮關鍵作用。
亞洲煤炭進口扭轉了長達連續九個月的下滑趨勢
亞洲大陸的許多國家仍然依靠煤炭來滿足其能源需求。過去十年間,該地區經歷了多起環境災難,亟需創新解決方案來應對正在發生的能源危機。
煤電明顯是全球電力生產的重要選擇。然而,世界已對依賴煤炭所產生的環境影響有了深刻認識。盡管人們已顯然對我們自身對傳統煤炭發電方式的依賴感到不滿,但該煤炭行業在經歷了九個月的低迷表現后又出現了顯著反彈。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克普勒(Kpler)的數據顯示,8月份亞洲動力煤進口量躍升至8534萬噸,較7月增加640萬噸,是自2024年12月以來首次突破8100萬噸的月度水平。
這一增長也許是中國政府在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區為了遏制產能過剩問題的直接結果。
隨著寒冷冬季的臨近,可能會看到煤炭更為出色的運行業績
在任何國家,冬季都會給電力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因為人們試圖用電取暖。東亞地區對全球煤炭進口的增長發揮了顯著作用,中國、日本和韓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采買國之一。
有趣的是,中國由于出現了煤炭供過于求的問題,因此一直在多個煤炭生產區開展一系列的檢查。再考慮到東亞地區的煤炭進口數據,進一步突顯了煤炭在該地區的地位。
9月份主要海運動力煤品種的進口價格從6月及7月的四年l來的低點反彈。7月煤炭進口到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3%,而8月中國煤炭進口又有所增強,全球煤炭行業也許可以從亞洲市場傳出的利好消息中獲得一些慰藉。
隨著進入冬季,未來幾個月對煤炭的依賴也將增加,中國本月有望進口海運動力煤2741萬噸。而且東亞某些國家也已實施新的措施,通過放寬監管壁壘來緩解能源供應的壓力。
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東亞煤炭進口數字還會進一步增長。國際能源署報告稱,預計未來幾年東南亞的電力需求將大幅激增,到2050年將達到當前水平的兩倍。
無論喜歡與否,煤炭將繼續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
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指出,今年余下的時間里,多個國家的煤炭使用量將繼續上升,這將如何影響氣候變化仍有待觀察。
不過,煤炭行業在世界東方依然充滿活力。環保組織呼吁世界各國攜手開發新的可再生能源產能,以幫助擺脫對煤炭的依賴。
隨著世界多個國家政府承諾要實現碳中和目標,但實際上煤炭使用量的增加,卻大大削弱了人們遠離煤炭的努力。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