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實施首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僅為14.36GW,同比下降38%,環比5月則下降84.54%,是今年以來新增光伏裝機量首個同比下跌的月份。市場化浪潮強勢來襲,分布式光伏從“保量保價”模式轉變為“不保量不保價”模式,如何實現破局,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議題。
縱觀行業結構性變革,不少企業已提前布局戰略升級。如正泰安能在此前召開的十周年戰略煥新發布會上首次提出,將以“致力于成為全球綜合能源服務領導者”為愿景,以綜合能源解決方案與微電網為物理基礎,以虛擬電廠VPP與能源即服務EaaS為服務平臺,構建新能源投資、開發、建設、運管、售電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模式。
此基礎上,聚焦鄉村、社區、交通場景,構建靈活、高效、自治、環保能源體系的「智電超能站2.0」應運而生。作為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的重要板塊,安能智電錨定“源-網-荷-儲-碳一體化”的能源管理新生態,有效破局“后531時代”的光伏行業。
注釋:智電超能站2.0
破局路徑一:整村開發+臺區配儲+虛擬電廠
整村開發:以行政村為單位,規模開發戶用光伏、集中開展投資建設、統一進行升壓并網,實現“可觀、可測、可調、可控”,提升開發效率、增加管理精度、降低電網壓力。
臺區儲能:在臺區配電網內配置儲能系統,可以存儲午間光伏大發時的剩余電量,在夜間繼續供給村民使用,提高消納水平;還可以在電力需求變化時調節輸出,平衡電力波動,進行峰谷套利。
虛擬電廠:通過虛擬電廠平臺聚合整村光伏資源,參加電力市場交易,以“智能預測+智能調度+智能交易”的全維度AI功能,自動優化發電、用電和賣電,最大化項目綜合收益,實現從資源聚合到收益共享的良性循環。
破局路徑二:零碳社區+能碳管理+綠電直連
零碳社區:在城市綜合社區的多功能單元中安裝光伏系統,應用場景涵蓋辦公園區、醫療綜合體、教育機構、商業中心及市政公共設施等城市空間載體,重點匹配辦公園區、醫院等高能耗主體的用能需求。
能碳管理:通過綜合碳資產管理,進行綠電交易、綠證申請、碳足跡核查、碳排放報告編制、節能改造、合規管理,以增強客戶長期碳競爭力,應對碳關稅等政策要求,提升產品綠色溢價能力及綜合收益水平。
綠電直連: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已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有序推動綠電直連,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對于零碳社區主體而言,可通過綠電直連將自用后的富余電量直接銷售給周邊企業用戶,提升電力消納比例,拓寬新的收益增長點。
破局路徑三:光儲充一體化+車網互動
光儲充一體化:通過光伏發電、儲能設備與智能充電樁協同配置,構建光儲充一體化微電網,打造綠色充電體系,符合當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
車網互動:依托V2G功能,光儲充電站白天利用光伏所發電量直接充電,夜間則可反向送電到電網進行削峰填谷,還能參與到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套利,形成車網聯調的新經濟模式。
136號文件的正式實施,并非代表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模式進入“死胡同”,而是讓其有了精耕細作的“規劃圖”“路線圖”和“施工圖”。短期來看,價格波動、競爭加劇等挑戰確實存在;但長期而言,市場化改革將釋放萬億級市場空間,為真正具備專業能力的企業創造歷史性機遇。
目前,正泰安能已累計建成超180萬座電站,業務范圍覆蓋超2000個區縣,在全國范圍內積累了近50GW的豐富綠電資產儲備;構建起以能源管理盒子、綠電綠證交易、電力交易平臺、能源交易算法、能源管理平臺五大能力為核心的虛擬電廠平臺,且已獲得湖北、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的虛擬電廠牌照,著力打通端到端交易業務,實現全價值鏈收益最大化。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能源轉型、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的關鍵支撐。在新能源全面入市后,正泰安能智電將作為能源價值的整合者,積極布局新型市場、創新服務模式,以三大分布式光伏破局路徑為支撐,在電價實時波動的浪潮中,為合作伙伴構建起可持續的盈利護城河!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