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導讀:
公司短期受光伏行業下行拖累業績,但電子材料及功能膜業務快速成長,打造第二成長曲線,長期增長動能明確。
投資要點:
維持“增持”評 級。2025-2027 年EPS 預測為0.65/0.86/1.11元,考慮到公司龍頭地位穩固,給予公司2025 年25 倍PE,對應目標價17.00元,維持“增持”評級。
2025H1 業績受光伏行業景氣下行及新業務投入影響同比下降。1)公司發布2025 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預計2025H1 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4.73 億元,同比下降49.05%;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26 億元,同比下降52.65%。2)業績下滑主要由于:①光伏行業產能過剩、競爭加劇,膠膜產品售價降幅大于原材料降幅,導致收入和毛利額同比下降約46.72%;②部分新業務(特種薄膜及上游POE 樹脂)處于投入期虧損約6,226 萬元,短期拖累整體利潤。我們認為,光伏膠膜海外產能擴張、BC 組件放量及電子材料業務客戶拓展將為公司未來業績修復提供支撐。
國產感光干膜龍頭,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公司自2016 年起布局電子電路核心材料,已實現原材料自主可控,建成華東華南雙制造中心及海外分切基地,完成研發銷售團隊建設,并進入全球頭部電子電路企業供應鏈,客戶包括深南電路、鵬鼎控股等行業龍頭。2024 年感光干膜銷售量15,933.9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97%,進入高速成長期。
同時布局功能膜材料業務,涵蓋鋁塑膜和RO 支撐膜兩大板塊。其中鋁塑膜經過前期產能投放和客戶驗證后進入放量階段,已順利導入贛鋒鋰電、西安瑟福、廣東國光、江蘇正力等數碼、儲能及動力電池客戶;RO 支撐膜在水處理等工業應用領域持續發力并形成批量化銷售。我們認為,借助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水資源處理市場需求增長契機,公司功能膜業務將實現加速成長。
風險提示: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行、原材料價格波動、新業務推進及盈利不及預期等。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