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灤集團堅持以煤為基礎發展電力產業,探索煤電一體化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煤—熱—電—網—園”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開灤集團的轉型發展離不開煤。”開灤集團煤電一體化戰略構想,最有發言權的是開灤集團熱電公司董事長馬立軍,據他介紹,開灤礦區以生產煉焦煤為主,煤炭入洗率為52%。隨著煤炭深加工和發展,洗中煤、煤矸石的產量也會大幅增加,這些煤炭副產品的就地加工利用以及礦區大量的礦井水資源為建設大型熱電聯產和綜合利用機組提供了優越的內部條件。“我們遵循以煤定電的原則,電力發展與煤炭產業相適應、相協調,相補充。”目前,開灤集團控股和參股電廠6個,總裝機容量245.1萬千瓦,年發電量120億千瓦時,供熱總面積達到761萬平方米。
在煤電一體化戰略實施過程中,開灤集團把優化資本結構與產業重組結合起來,通過優化資本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抓好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為重點的產權改革,促進資本多元化結構的發展,通過產權改革和制度創新,實現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保證了電力產業發展的全面實施。同時,積極探索適合開灤電力產業發展的各種資本運營方式。按照股份制方向大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加大電力產業的投資力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結構轉變發展,確保目標的實現。建立開放式的投融資機制,積極謀求對外擴張,在電力產業投資方面借助外部的力量,借助開灤的品牌,積極招商引資,以控股、合資、聯合等方式形成了開灤電力產業的多元化投資。通過一系列改革探索,集團逐步實現了電力產業低成本擴張的戰略要求,提高了電力資產價值管理水平、資產的營運效率和投資回報率,確保資產的保值增值。
俗話說:思維決定行為,思路決定出路。開灤電力產業跨越發展的每一步,都得益于求實奮進戰略的領航。董事長馬立軍堅持把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更新理念放在首位,促使他的電力團隊“洗”去傳統思維的羈絆,打開思想解放的“閘門”,煥發激情,理順思路,集中智慧,攻堅克難。
開灤電力產業發展戰略立足現在、著眼長遠,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開展當前的工作,不僅做到了戰略執行者有全局的觀念,一切活動都服從企業戰略目標,而且實現了企業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財產和資金等按照實現戰略目標的需要,實現了統籌規劃,合理配置。電力管理人員全部做到了認真學習戰略管理理論,掌握方法,改進管理,提高了戰略管理能力。
為支持電力產業發展,開灤集團樹立大人才戰略,打破常規,全國首創,采取了與合作方引進,網絡化常態招聘,校企聯合“訂單培養”,建立平臺吸引高層次人才加盟等方式,同時輔以一系列培養使用新機制,支撐了開灤電力產業發展、擴張、延伸,并攻占了自主知識產權高地。
歷經五年的發展,開灤集團充分利用了能源資源優勢,促進企業、社會可持續發展,煤電一體化戰略深度融入了區域經濟發展,形成了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經濟模式。如今,開灤電力產業依托熱電項目建設以及整合控股或參股省內電廠,實現了電力產業裝機容量、總產值躍升,構建的“煤—熱—電—網—園”發展模式,推廣的“煤—熱—電—網—園”供電體系,建立的能源互聯網新型電力體制機制,大大提高了電力產業的利用效率。
據了解,下一步開灤集團計劃新建和參建火電發電儲備項目9個,總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熱電產業將成為開灤集團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