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2025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主論壇上發布的《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今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053億元。這一數字標志著冰雪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如何推動產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成為亟待探討的重要課題。
當前,我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冰雪運動消費主體從早期的專業愛好者、青少年培訓群體,擴展到家庭親子客群、銀發族等。
為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市場積極創新,提供更加精細化、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一些滑雪場開設了獨立的兒童滑雪區和魔法毯,針對年輕人推出夜場滑雪、電音派對、雪地露營等潮流項目。
冬奧文化與冰雪運動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鄒新嫻表示,供給側需在冰雪場館設施、冰雪運動產品供給體系的“質”與“量”上下功夫。一是升級場地設施,推動冰雪場館智能化改造;二是健全監管制度,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三是創新產品矩陣,以數字技術擴大消費覆蓋面。
“十四五”以來,冰雪產業已構建起覆蓋上游裝備制造、中游賽事運營與技能培訓、下游旅游休閑及衍生消費的全產業鏈條。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郝立順介紹,以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成為推動冰雪裝備器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催生出不少新產品新模式,提升了冰雪運動愛好者的運動體驗。
我國冰雪產業還呈現出一系列新發展趨勢,單純的冰雪運動正向“冰雪+”多元復合型體驗轉變。(經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