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領域傳來利好消息!
央視新聞23日報道,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呈現強勁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
此外,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表示,工信部將積極穩妥推動民機產業和低空裝備產業發展。
有券商指出,低空經濟已經迎來從宏觀(國家層面產業規劃)到中觀(各地地方補貼)再到微觀(基建主機招標、應用場景打造)的縱向落地,建議關注低空經濟后續板塊行情。
低空經濟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已從低空裝備技術追趕階段,逐步邁向局部引領的關鍵轉變。
央視新聞23日報道稱,從正在江西舉行的2025中國航空產業大會上獲悉,預計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
報道指出,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張背后,是低空裝備產業的全面突破。數據顯示,我國已有969家企業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信息系統完成了登記注冊,備案產品3191種,超過478萬架,全球首款四座電動飛機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
在政策推動下,我國低空經濟先行先試舉措已在新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取得顯著示范成效。其中,低空物流領域發展尤為迅猛,2024年全國新開低空物流航線超140條,即時配送行業訂單量達480億單。據行業預測,到2035年我國無人機物流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未來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20%左右。
目前,深圳、成都、南昌等城市已形成低空產業集聚態勢,在無人機物流、載人出行、低空旅游等領域培育出多個新業態。隨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和基礎設施完善,低空經濟將成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
據報道,低空經濟不僅涉及低空飛行器研發、生產和銷售,從應用場景來看所涉及的領域和行業十分廣闊。專家表示,低空經濟產業規模化發展仍面臨基礎設施布局、空域資源利用、商業模式創新和專業人才儲備等問題,推動場景落地成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課題。
針對商業模式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挑戰,我國加大了全域試點推進與體系化布局力度,通過“基建先行、空域優化、場景賦能、生態聚合”多輪驅動,推動低空經濟從“單點示范”向“規模化落地”跨越。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深化航空產業集聚化發展,以重點型號研究為牽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專業化航空裝備研制基地,強化區域協同,提升供應鏈配套能力和數字化生產水平,建設好大飛機等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營造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
工信部重磅發聲
辛國斌11月22日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披露,2024年中國民用航空產品產值突破1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6%。
據中新社報道,當日,2025中國(江西)航空產業大會在景德鎮開幕。辛國斌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工信部將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中國航空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辛國斌介紹,產品譜系持續完善,大型水陸兩棲滅火飛機AG600取得生產許可證,AC系列直升機不斷取得新突破;低空裝備市場活力顯著增強,企業數量、產品種類不斷拓展,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信息系統注冊企業969家,備案產品3191種。
當前,全球航空產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加速與航空技術融合,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積極穩妥推動民機產業和低空裝備產業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前沿技術攻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原創技術策源地布局與建設;加強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與航空產業的融合創新,深化產業鏈協同,建設現代化民機產業體系。
他還說,聚焦航空應急救援、物流運輸、農林植保等典型場景,立足各地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大型貨運無人機、農林植保機、無人直升機等產品示范應用,加快培育可落地、可持續的低空裝備應用商業模式。
產業利好消息不斷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低空經濟產業利好消息不斷。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引導民間資本有序參與低空經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在商業航天頻率許可、發射審批過程中,一視同仁對待民間投資項目,優化衛星通信業務準入政策。加快公布向民營企業開放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清單并動態更新,積極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和標準建設,鼓勵打造涵蓋全空間的文旅、政務、物流、衛星服務等應用場景,拓展工業生產、城市規劃建設治理、綜合立體交通、公共服務、安全防護、農業生產等無人體系應用場景。穩妥有序拓展低空經濟等領域應用場景。
另外,近日,工信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推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會議指出,低空產業是低空經濟的物質載體,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發展低空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會議強調,要抓好重點企業,加強企業梯度培育,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培育更多低空產業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要抓好重點產品,大力發展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低空裝備,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全方位賦能低空產業體系。
開源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指出,低空經濟已經迎來從宏觀(國家層面產業規劃)到中觀(各地地方補貼)再到微觀(基建主機招標、應用場景打造)的縱向落地,建議關注低空經濟后續板塊行情。
中金公司表示,面對中國基建市場龐大的運維需求,無人機正重構工程運維服務新生態。從賦能電網自動化巡檢、破解鐵路/公路高危巡檢難題,到支撐能源管道智能監測、保障電信基站高效運維,無人機正打破傳統基建巡檢的空間限制與效率瓶頸,降低人力成本與安全風險,推動基建運維智能化。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與基建建設戰略協同發展催生的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