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關中平原寒意漸濃,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創未來”)內,卻一派熱鬧景象。
“這臺‘曜靈’概念重卡,集成了氫燃料電池、L2級輔助駕駛等六大核心技術。”德創未來副總經理晁鵬翔指著一輛氫燃料重卡介紹。
作為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布局新能源賽道的“創新尖兵”,成立僅四年的德創未來,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新材料領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發展答卷。
2021年成立當年,德創未來即實現首款氫能重卡產品下線,邁出產業化關鍵步伐;2023年6月,上海臨港首批氫燃料電池渣土車項目交付;2024年10月,德創未來獲批陜西省首個氫能重卡高速免費通行資質;2025年4月,氫燃料電池重卡成功通過日本“商用車電動化促進事業”認證,成為該計劃下唯一獲批的大型氫能卡車品牌;2025年5月,首批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出口澳大利亞,標志其產品與技術獲得國際成熟市場認可。
“僅僅幾年時間,我們從210人的團隊發展到近千人規模,關鍵在于機制創新與技術攻堅的雙重賦能。”晁鵬翔介紹,德創未來以靈活的體制機制,賦予研發團隊技術決策高度自主權,讓創新活力充分釋放。截至目前,德創未來已自主掌握50余項核心技術,26項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在技術創新的持續驅動下,德創未來構建起純電、氫能兩大技術路線并行的產品體系,開發200多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覆蓋物流、礦山、港口等全場景;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云控平臺等核心技術加速落地;自研氫燃料電池系統,續航里程達到800公里以上,-30℃低溫啟動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讓整車能耗大大降低,每年可為用戶節省運營成本超數萬元。市場數據印證發展實力,2025年上半年,德創未來氫燃料重卡訂單量同比增長238%,全年銷量預計增長300%。
“我們正從市場驅動向產品驅動轉型,最終將邁向創新驅動。”陜汽控股黨委委員王釗介紹,德創未來在前三年聚焦用戶需求研發產品,以市場驅動打開發展局面;如今,公司聚焦若干細分市場,主動定義主銷產品,融合新技術與新理念,打造具有引領性的爆款車型,以產品激發用戶新需求。“產品驅動之后,我們更希望實現創新驅動,這意味著產品不再局限于現有配置,而是依托新技術研發,以創新引領需求、定義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優體驗,推動產業從‘滿足需求’向‘引領需求’跨越。”
在開拓新能源賽道的同時,陜汽也加速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德銀股份天行健車聯網公司(以下簡稱“天行健”)成為核心支撐力量。
走進天行健大數據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屏上,車輛運行狀態、故障預警、能耗分析等1000余項數據信息實時滾動更新,7×24小時為全球近百萬輛在網車輛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我們平臺實時管理著超過97萬輛卡車,每天產生海量數據。而我們的價值,就是讓這些數據‘說話’,將數據資源轉化為客戶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天行健車聯網產品部副部長王召立介紹,在風險管控方面,平臺可對貸款逾期車輛進行遠程限制啟動,從而規范管理;在城市治理方面,渣土車智能管理系統已協助上海、西安等地的執法部門制定行業標準協議,并在西安、咸陽、漢中等地實現項目落地。
同時,天行健通過小程序等移動端應用簡化流程,極大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上線半年用戶數便增長至超1.3萬個;其海外版平臺已成功應用至全球23個國家,實現了車聯網數據的全球傳輸,構建起完整的生態服務體系。
這一系列實踐,標志著陜汽的商業模式已從一次性的車輛銷售,拓展至“整車+后市場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及車輛全生命周期價值挖掘的新階段。
從斬獲國際認證的氫能重卡到實時聯動全球的車聯網平臺,從精密的核心零部件到引領未來的概念車型,陜汽創新驅動的發展故事,正在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畫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