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記者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電網智能研判場景已在新疆烏魯木齊、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等4家試點供電公司全面推廣落地,實現配網故障“全景感知、自動研判、主動搶修”,故障響應效率與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
傳統配網故障搶修場景依賴人工巡線排查故障點,耗時長、效率低。此次推廣的電網智能研判場景依托“電網一張圖”、電網資源業務中臺及企業級實時量測中心建設。在電網智能研判場景下,智能研判系統能夠基于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等系統的多源數據,根據設備拓撲結構智能分析停電影響范圍、停電時間、定位故障點,并為搶險指揮提供自動分析結論。
為打造該場景,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組建了30余人的跨專業攻堅團隊,僅用4個月完成系統部署與迭代優化。團隊攻克了復雜配網拓撲識別、多源數據校準等難題,整理出8類典型研判邏輯,推動中壓設備研判準確率從初期的60%提升至95%以上,將電網管控由“被動式”的等待故障發生拓展為“事前預警、事中監測、事后分析”的全流程管控。
據試點單位反饋,在近期一次故障中,電網智能研判系統僅用不到3分鐘便自動鎖定停電范圍,較傳統人工排查提速90%,搶修人員通過系統推送的工單快速抵達現場,用戶平均停電時長縮短至45分鐘,較以往減少近一半。
據悉,下一步,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將重點加強對醫院、學校、居民小區等單位的停電預警能力,進一步豐富電網智能研判場景。據測算,在全疆推廣電網智能研判場景后,新疆配網故障研判準確率將穩定保持在95%以上,平均搶修時長有望再壓縮30%,每年將減少因故障導致的用戶停電時間超1萬小時。(徐璽翔 記者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