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過后,鋼鐵生產維持較高強度,最近一周鐵水日產241萬噸,仍處于較高水平,疊加煤炭產量有縮量預期,噴吹煤市場受到一定支撐,15號晉城地方煤礦上漲20-30元/噸,16號噴吹煤長協價格上調30元/噸。
筆者日前從一個市場分析會上了解到,雙節期間,煤礦生產雖有減量,但最多影響2-3天,且國有大礦多數也沒有安排放假,煤礦產量縮減程度不達預期,鋼廠的采購也僅維持剛需,以消耗節前的庫存為主。但據悉,10月后半月無煙煤主產區山西晉城地區,煤炭產量有減產的預期,煤礦安全檢查頻次增多,煤礦生產受到一定抑制,特別是山西多數煤礦部署21號國家重大會議期間的安全措施,安全生產的神經再次崩緊,畢竟保證重大國事活動期間安全穩定,也是煤礦歷來的重大責任。
作為冶煉精煤的小眾品種,無煙精煤產量也是影響煤價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以來,特別是前半年煤礦生產增量明顯,僅山西省同比增加10%。長治地區某大礦前半年度噴吹煤銷售同比增加13.2%,前三季度銷量同比增加接近130萬噸;晉城地區某上市公司,今年無煙煤全部入洗后增加精煤產量120萬噸。這也造成了噴吹煤市場相對寬松、價格承壓運行的態勢。截至10月15日,長協噴吹煤價格經過了多次調整,價格仍比1月份價格低70元/噸。比7月份的最低價770元/噸上漲了200元/噸。如果煤礦生產能夠維持較低水平,或許噴吹煤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煤炭價格的“底”其實已經形成,但煤炭利潤的“底”還在夯實過程中,1-8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3.6%,與上半年略微增長,說明7、8月份煤炭價格盡管有所回升,但貢獻的利潤仍然有限。要改變煤礦經營虧損的現狀,還需要煤炭行業繼續落實國家“反內卷”政策,采取“煤炭生產虧本就停產、銷售跌破成本就停發”的有效措施,兼顧產量和效益,從長計議,扭轉煤礦“增產不增利”的被動局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