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桂冠電力鏖戰秋汛與電力保供的關鍵階段,公司所屬龍灘水電站迎來歷史性時刻:自電站投產以來首次攔蓄洪尾至375米正常蓄水位。這一成就標志著公司精益調度水平達到新高度,也為流域防洪、發電等綜合效益發揮奠定了堅實基礎。
龍灘水電站是紅水河梯級開發的龍頭骨干控制性工程,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十大標志性工程和“西電東送”的重要戰略項目之一,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此次攔蓄洪水至375米,不僅是對工程設計的考驗,更是對流域防洪、發電、供水等綜合效益的全面檢驗。
面對復雜水情與調度挑戰,桂冠電力依托(紅水河)集控中心這一“神經中樞”,以智慧調度平臺為核心,打出了“預判-會商-調控”的組合拳。早在秋汛初期,集控中心便依托智慧預報系統實時追蹤氣象水情變化,結合歷史數據與流域特性,提前10天預判龍灘水庫本次洪水全過程,并滾動式更新預報情況,精準把握攔蓄洪尾的時機。
“此次攔蓄不是簡單的‘等關閘’,而是精準把握每一刻的來水變化、每一次的防洪調度。”集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集控中心充分發揮智慧平臺優勢,通過智能化調度模型動態計算來水量與下泄流量,既確保水庫水位穩步抬升至設計正常蓄水位,又兼顧下游防洪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并減少了梯級電站泄洪量。
在迎戰秋汛期間,公司主要領導靠前指揮,逐日部署防汛戰略,組織集控中心與水利、電網部門開展多輪聯合會商,并多番與防汛部門、南網總調及廣西中調視頻連線,實時共享梯級電站水情、電網負荷變化及機組運行等數據,并通過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確保相關廠站高水位下機組安全穩定滿發。公司本部、各電廠干部職工堅守崗位,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專人值守制度。集控中心調度大廳內,值班員緊盯屏幕上的水位曲線與發電功率變化情況,實時確保機組出力滿發;廠站大壩觀測站內,技術人員冒雨開展滲流、位移等安全監測,用一組組精準數據守護工程安全;而在廠房深處,運維成員手持專業儀器逐臺檢查機組,確保設備在高負荷下“零故障”。
隨著水位逐步接近375米,龍灘水電站7臺70萬千瓦機組全部處于最優工況區間,發電能力達到設計峰值。9月30日起,紅水河梯級電站連續滿負荷運行超10天,公司單日發電量持續穩定在1.8億千瓦時以上,10月4日更創下2.07億千瓦時的歷史單日綠電量新高——相當于每秒輸出約2400度電,可滿足約2000萬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滿發狀態下,每臺機組每小時發電70萬度,7臺機組同時運行就是490萬度的‘綠電洪流’。”集控中心調度大廳值班員介紹,為確保高水位下機組“開得出、穩得住、頂得上”,集控中心強化了24小時設備監控:一方面,通過智慧設備系統實時監測水輪機、發電機等核心部件的溫度、振動等關鍵參數,提前預警潛在隱患;另一方面,通過智慧大壩系統加密對大壩、左右岸邊坡等重要設施的巡檢頻次,確保龍灘這座“大國重器”以最佳狀態運行。
作為廣西第一大、國內已投產第七大水電站,龍灘水電站不僅是紅水河“清潔能源走廊”的龍頭,更是區域發展的“動力引擎”。此次攔蓄水位至375米,不僅刷新了工程攔蓄洪水紀錄,更將長期發揮“調節器”作用——高水位狀態下,電站的年調節能力與發電潛力將進一步提升,未來將通過靈活調度平抑流域來水波動,保障枯水期電力穩定供應,并持續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輸送綠色動能。
截至目前,龍灘水電站累計生產清潔電能已突破231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836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1億噸,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龍灘水庫水位正穩定維持在375米附近,集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依托中心各類智慧化平臺,統籌安全與效益,充分發揮龍灘‘龍頭’作用,以更精準的調度、更高效的發電,為保障公司能源安全、推動社會綠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