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核心支撐,電化學儲能行業獲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 (2024—2027年)》等產業政策,既為行業劃定清晰發展路徑,更推動規模爆發式增長。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4年電化學儲能電站行業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底,我國累計投運電站1473座,同比增長53%+,總裝機達到62.13GW/141.37GWh。
然而,在規模快速擴張的背后,行業深層次痛點逐漸凸顯——企業現有技術體系、管理模式與人力資源配置,已難以適配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生產數據孤島嚴重;算法應用效果未達預期;業務支撐功能匱乏;運維管理效率低下;設備隱患難以感知;設備策略過于依賴經驗。同時,海量采集數據的處理難度大,異常數據識別與管控能力薄弱,市場交易決策也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撐。
如何以智能化手段,破解多電站協同調度難題、充分激活數據價值,并優化資產安全與經濟效益,最終實現精益化運營,已成為行業內企業突破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
二、聚焦“雙中心”,構建智慧運營新范式
針對行業精益化運營管控需求,中能拾貝依托自主研發的拾貝云全棧產品體系,構建智慧儲能運營管控平臺。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建設電化學儲能數字化集控中心與運營中心,實現對儲能電站的統一管理、全面監測、綜合分析,以先進的技術輔助儲能電站日常生產管理、開展運營決策。
(一)數字化集控中心:打造調度監控 “神經中樞”
該中心繼承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穩定、可靠的特性,且具備強可擴展性,可完全替代傳統監盤功能,滿足多電站逐步接入需求。核心價值體現在三方面:
1. 調度指令一體化管控,統一對接區域中調與地調機構,支持電站遠程監控與高優先級指令優先執行;
2. 全鏈路數據互通,打通集控中心、儲能集控網關機與電站監控系統數據壁壘,將所有子系統納入一體化監控;
3. 四級標準化畫面體系,從總覽、省級、場站到設備層面實現可視化標準統一,大幅提升調度效率。
(二)數字化運營中心:構建數據驅動 “決策大腦”
依托大數據技術,運營中心匯聚企業下屬電站全景數據,實現數據匯聚 、展示分析及決策輔助。通過運行駕駛艙、三維可視化技術,實時呈現電站運行狀態,支持系統、告警、電量等多維度監測;基于RCM等方法搭建算法庫、模型庫、知識庫,實現設備隱患提前預警;同時提供檢修管理、智能報表分析、現貨交易輔助決策、智能視頻巡檢等功能,支持移動端應用,讓運營決策更高效精準。
三、技術創新突破,定義智慧運營新標準
(一)四大創新點,筑牢核心競爭力
1. 建設企業端面向電化學儲能電站的數據湖,統一數據采集標準與畫面規范,實現新建電站快速接入,降低跨場站管理難度;
2. 全量采集各電站電芯顆粒度數據并匯聚至數據湖,為設備評估及故障診斷等提供支撐;
3. 支持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可結合AI算法開展多維度分析,最大化數據價值;
4. 構建運營支持體系,覆蓋充放電能量衰減率等62項運營指標分析并提供電力交易輔助,賦能科學決策。
(二)六大功能,打造一體化管控
1. 集控側遠程監控:實現多廠站數據集中可視,打破地域限制;
2. 廠站側少人值守:接入視頻監控,提升運維效率;
3. 智能算法防護:工作服穿戴檢測等智能算法構建安全屏障,保障電站安全;
4. 多技術路線對比效能:量化對比電池廠家性能,輔助技術選型;
5. 智能分析監控異常:針對關鍵參數設置異常預警,規避運營風險;
6. 多維度指標評價:建立指標體系,提升企業運營能力。
四、深耕技術研發,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能拾貝電化學儲能智慧運營管控解決方案,以集控中心強化調度監控能力、運營中心釋放數據價值,雙輪驅動儲能電站從 “基礎管控” 向 “智慧運營”的跨越式發展,真正實現 “讓資產更安全、更經濟、更智能”,為電化學儲能行業提升運營效率提供核心支撐,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
未來,中能拾貝將持續深耕技術研發,持續迭代升級解決方案,以更前沿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推動更多電化學儲能企業邁向智慧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度。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