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廣東港口國產煤和進口煤現貨又降了5-15元/噸,主產地煤礦價格仍然是漲跌不一。從今天海關總署剛剛公布最新統計數據信息來看,今年前8個月,約3億噸外國煤炭(差7萬噸就整3億)已涌入國內港口和用煤工廠,總共花了222億美元。細算一下單價,成本比去年便宜了整整1/4,等于打了七五折,而且9月進口煤價格還在一路往下掉。
中國每月進口煤炭數量統計圖最嚇人的是7月全國進口煤炭3560萬噸,8月直接飆到4273萬噸,一個月時間又多出712萬噸,環比增加20%。現在港口、電廠、工廠采購人員都在到處尋找低價進口煤,一手煤源,他們總認為進口煤就不要錢似的。
另外,今年進口仍然沒有配額限制,火車、貨車、輪船齊上陣,從各個邊境口岸“嘩嘩地”往國內運。要知道,今年需求本來就不夠旺,這么多便宜煤沖進來,國產煤瞬間成了“菜市場尾貨”——想漲價?真的門兒都沒有!
我打個簡單的比喻:國產煤是街口老雜貨鋪,房租人工成本都在那兒擺著,價格根本降不動;進口煤就是電商“百億補貼”,價低還包郵。電廠終端用煤工廠也不是傻子,誰便宜買誰,國產煤的市場蛋糕就被搶掉一大塊。
最后,一句話總結一下,3億噸“外來煤”已經把國內價格按在地板上使勁摩擦,后面要是國產煤與進口煤價差仍然這么大,外貿商還會進這么多,那樣的話,國產煤炭只能繼續喝西北風。所以,想漲價的朋友,還是先掂量掂量自家倉庫的煤炭還打算堆放多久,難道真的要等到2026年再賣嗎?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