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以及企業戰略調整影響
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業戰略調整,全球開發商大量放棄已公布的低碳氫項目,清潔氫能項目面臨大規模取消與延期。
根據已發布的公告,戰略調整是最主要原因,占被取消產能的48%,約合600萬噸/年的氫產能。開發商們正在重新審視在行業早期樂觀階段做出的承諾,戰略性地回歸核心業務,選擇縮減風險較高的氫能投資以尋求更可靠的回報。例如,英國石油公司(BP)和澳大利亞Origin能源公司已暫?;蛉∠硕鄠€氫能項目,理由是削減成本和優先發展核心業務。
缺乏強勁需求也導致大量氫能項目流失,占取消項目數量的13%。盡管市場預測需求強勁,但實際需求增長遠低于預期,這通常源于支付意愿低下和監管不確定性。由于無法在缺乏適當約束性承購協議的情況下推進氫能項目,許多開發商已暫?;蛉∠媱?,將資源轉向更高回報的領域。這種情況對澳大利亞和中東等地區的出口導向型氫能項目影響尤為明顯。雖然清潔氫能的高成本間接導致了需求不足和回報率不佳,但在承購協議已簽署的情況下,成本壓力也可能直接導致項目取消。
根據睿咨得能源氫能與衍生品研究的最新估算,多數地區的氫能項目成本短期內難以下降。隨著氫能產業成熟,此類調整是必然的。尤其是在這個新興領域,成本估算參考點和通脹影響仍處于探索階段。來自政府的持續支持將發揮彌合成本缺口、助力先行者的關鍵作用。氫能行業高度依賴補貼和公共撥款,因此當資金未能到位或競標失敗時,項目往往會被剔除。目前全球已為清潔氫項目設立了多種資金機制,但尚不足以在短期內支撐所有已公布項目。除具體財政激勵外,政策支持也同樣重要。事實上,隨著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REDⅢ)等法規開始實施明確處罰條款,開發商得以構建更穩健可持續的商業模型,煉廠用綠氫項目的投資即印證了這一點。
當氫能項目進入深度開發階段時,還可能面臨因許可審批和相關開發障礙而導致的取消風險。數據顯示,近20個氫能項目因環境影響、土地使用、供水和海水淡化等許可審批問題被取消。這類問題并非氫能開發項目獨有,但大型項目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意味著項目建設的復雜性將顯著增加。對于電解制氫而言,從電網獲取可再生清潔電力也會構成挑戰。大型電解槽是電網的巨大負擔,購電協議(PPA)條款可能與開發商承購協議存在錯配。
隨著行業直面現實挑戰,初期對清潔氫能的熱情已讓位于更審慎的態度。如今出現的諸多氫能項目被取消和延期,是這個新興領域必然經歷的陣痛。盡管充滿挑戰,但這種轉型期對于行業積累經驗、聚焦商業可行項目仍至關重要。季度數據顯示,雖然有部分氫能項目取消,但印度和中國等地區仍有新項目不斷公布。要彌合政策雄心與商業可行性之間的鴻溝,氫能項目仍需強有力的政府支持、真實市場信號和更明確的投資指引。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