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來越多零碳園區試點項目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光伏建了、儲能裝了、能碳平臺也上線了,但運行效率仍不高,尤其是在“多業態+多區域”的園區中,能源數據割裂、用電行為不可控、調度反應滯后問題尤為突出。
要破解這一困境,必須跳出“建了就算完成”的誤區,把“源-網-荷-儲”的協同優化作為主線推進。而在這一鏈條中,負荷端正是實現高效聯動的中樞關鍵。
01 場景驅動:構建園區級“源-網-荷-儲”智慧中樞
德塔精要面向零碳園區構建了一套以數據驅動+業務聯動為特征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圍繞源-網-荷-儲系統,打通數據、算法與調度機制:
· 源側:對接園區光伏、儲能、綠電交易等分布式能源,支持碳核算、綠電分析;
· 網側:與微網、變配電、能控系統協同,實現安全可調;
· 荷側:監控全園生產、辦公、生活等負荷行為,形成負荷結構畫像;
· 儲能:支持削峰填谷、錯峰運行,并可結合虛擬電廠平臺探索市場化收益路徑。
平臺通過可視化看板 + 自動化策略配置,實現能耗從“被動響應”到“主動調度”的轉變。
02 負荷先行:從監控到預測,打好協同基礎
在源儲調度、綠電消納、碳資產管理中,“負荷看不清”是最大的盲區。對此,德塔精要構建了兩個可落地的能力:
? 負荷監控:多維可視,細化到點
平臺可實時展示各區域、樓宇、設備的用電情況,并支持:
· 實時展示園區各區域負荷(如辦公樓、車間、數據中心、動力設備等);
· 支持按樓棟、設備、時段等多維分析;
· 內置異常告警機制,快速發現用能波動。
這一能力有助于園區實現用能全景可視、管理顆粒精細、響應效率更高。
? 負荷預測:行為建模,輔助儲能策略
結合歷史用能數據、天氣因素、節假日規律及生產排程,平臺輸出日/周級負荷預測曲線,直觀展示:
· 實際負荷 vs 預測負荷對比;
· 關鍵設備數量變化與負荷關系;
· 負荷拐點與調度建議。
預測結果可用于儲能策略配置、綠電使用窗口規劃、VPP收益提升等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與經濟性。
03 三大典型場景落地實踐:以負荷側為錨,驅動協同優化價值變現
? 生產制造園區|負荷剛性強,波動大
· 支持對關鍵工序/設備用能實時監控
· 結合產線計劃,預測波峰時點,制定避峰策略
· 實現“負荷調節+儲能對沖”的協同運行
? 綜合類園區|多用途疊加,規律性強
· 兼容辦公、宿舍、食堂等不同建筑用能特性
· 節假日/氣候等外部因子建模,動態調整調度策略
· 實現園網區級“源-荷-儲”一體運行計劃
? 分布式能源+發電場景|源荷聯動更關鍵
· 實時監測分布式能源與負荷匹配度
· 實現源側發電趨勢與負荷側需求的聯動預測,助力綠電更優先地被就地消納降低外購電占比,挖掘碳資產收益空間
04管好“負荷”,才算管住了能效主脈
客戶真正關心的,不只是用電多少,而是:能不能看清、調得動、用得巧、算得明。負荷管理不僅是降低電費的抓手,更是綠色轉型中的“收益倍增器”。
方案已在多個園區實地應用,支持快速復制部署。歡迎聯系我們獲取更多典型園區案例,探索適合您園區的負荷協同升級路徑。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