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能源商用車可持續發展,既要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道路交通領域的“雙碳”目標;也要站在市場的角度,考慮為用戶提供更加適合的產品,提高用戶的綜合收益,這樣才能實現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自我造血和良性循環。
商用車門類多種多樣,在消費品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特種作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交通部統計,近年來載貨汽車承擔了中國70%以上的貨運量;2024年全國城市客運量中,城市公交客運量占比為36.2%,跨城客車客運量占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比例約18.2%。2024年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80.5萬輛和387.3萬輛,年產值約1.08萬億元。
南北溫度差異和不同使用場景決定我國新能源商用車要走多元路線。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跨越維度近50度。純電動汽車具有較高的節能減排效果,是新能源汽車主要路線之一,但是動力電池性能受溫度影響明顯。例如,20℃時動力電池處于最佳工作溫度,電池容量接近標稱值,正常釋放能量;在零下20℃時,動力電池可用容量大幅下降,磷酸鐵鋰電池僅能釋放標稱容量的40%到60%,這就是冬季寒冷區域駕駛純電動類型的汽車續航里程基本打五折的原因。因此,我國發展新能源商用車,必須走多元化技術路線,以滿足不同區域使用要求。
我國商用車使用場景復雜多樣,城市公交、輕型商用車、港口礦山車輛等,日均行駛里程相對較短,純電動可基本解決其使用需求。但是,長途重載車輛、跨省運輸車輛等使用場景,需要續航里程長、補能時間短等特點的新能源路線,醇氫汽車可更好地適應這類使用場景。
用戶購買商用車的主要考慮點。
一是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低。商用車作為生產工具,其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是首要考慮因素。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包括購置成本、燃料成本、保險成本、維修保養成本、過路過橋費等。
二是使用效率高。商用車作為生產資料,通常是駕駛員可以休息而車輛不能休息,這就要求商用車具有較高的使用效率。使用效率是指商用車在運輸過程中,單位時間內完成的運輸任務量或實現的經濟效益。例如,較長的充電時間會影響運輸時效。
三是產品可靠性高。相比乘用車產品,商用車需要具備更高的可靠性以滿足使用需求。可靠性是指商用車在規定的條件和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當前,傳統柴油商用車已基本實現運行百萬公里無大修的可靠性能。
四是維修保養方便。維修保養方便是用戶考慮購車的重要方面,商用車可能在全國各地使用,配件完善、好修快修、價格便宜,是商用車維修保養方便的核心內涵。
商用車新能源化主要技術路線。
新能源商用車按照技術路線,可分為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混動(含增程式)商用車、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醇氫汽車等。從當前和未來節能減排效果、能源安全自主可控角度看,純電動、燃料電池、醇氫是三種較好的技術路線。
不同路線新能源商用車對比分析。
從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TCO)角度對比。當前,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最高,純電動與醇氫商用車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較為接近。以重卡為例,醇氫重卡相較于氫燃料電池重卡的能耗成本和采購成本降低約一半。而配套的加醇站與加氫站,則是十萬與上千萬的差距。
從使用環境適應性角度對比。純電動商用車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在冬季低溫環境下使用效果不佳。氫燃料電池與醇氫商用車環境適應性較好,可以在零下40℃環境中使用。
從補能效率角度對比。純電動商用車充電時間較長(換電TCO較高),充電時間在1-3小時,冬季充電時間將進一步延長。氫燃料電池與醇氫商用車燃料加注時間與加油類似。
從維修保養便利性角度對比。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維修難度專業度極高,純電動商用車維修難度較高,需要專業的4S門店維修保養。醇氫商用車相對簡單,維修保養難度相對較低。
醇氫商用車,為我國商用車新能源化提供了第三條路徑。通過對比分析,醇氫商用車在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環境適應性、補能效率、維修保養等方面具備更好或者均衡的優勢。從國家角度來看,隨著我國綠醇產業的快速發展,醇氫商用車將實現從燃料生產到應用的綠色閉環,推動道路交通“雙碳”目標實現。從用戶角度來看,選擇醇氫商用車,能實現高效、方便、實惠的綜合收益。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