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的翅膀、捕光的鏡子、澎湃的海浪,在山川田野、戈壁荒漠、蔚藍海面,新的能源革命和實踐正在上演。
光伏發電、高透光的玻璃幕墻、高效的熱回收新風系統,一批“雙碳”示范項目在文旅園區、新能源基地拔地而起。
低干擾、高品質、輕開發、重體驗,將保護稀缺生態資源與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發揮到極致,在青山綠水間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綠發帶著與生俱來的綠色基因,充分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綠色低碳大考中,書寫高質量發展綠色答卷。
“兩山”理念引領高能未來——
中國綠發積極把握“雙碳”目標下的綠色轉型發展新機遇,加強綠色發展“頂層設計”,把“兩山”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到改革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綠色規劃、綠色管理、綠色建設、綠色服務、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格局更大的綠色愿景、敘事和轉型正在出現:
綠色能源產業大規模“上新”,運營、在建及待建裝機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躋身行業前十。
連續開展三批次“雙碳”示范項目創建,零碳、凈零碳、碳中和等認證數量位列行業第一。
華美勝地,匯聚綠水青山資源,將綠水青山融入人民美好度假生活,在新疆、千島湖、文安等地成功落位。
千島湖華美勝地
頂層設計激揚逐浪前行的澎湃動能——
2025年3月22日,中國綠發新疆二期14個項目集中開工,包括5個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和9個文旅項目,分布昌吉、阿克蘇、喀什、哈密、吐魯番等14個地區市。至此,中國綠發在疆新能源項目運營、在建、儲備總規模達到3280萬千瓦,一期重大項目1200萬千瓦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全部并網,連創國內最大“沙戈荒”項目并網記錄。文旅項目累計投資建設高端酒店27個,建筑面積達到105萬平方米,客房數超過7000套,通過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助力新疆全域旅游整體品質提升。
國內單體規模最大沙戈荒光伏項目——新疆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
在河西走廊的無垠荒漠中,一座金色高塔如利劍刺破蒼穹,直指九霄,247米高的集熱塔下,25594面定日鏡追隨著太陽的軌跡,廣闊的光伏板陣列則如饑似渴地吸收陽光,將其轉化為澎湃電能。中國綠發金塔多能互補基地項目包含10萬千瓦光熱和60萬千瓦光伏,預計年均可為電網輸送14.5億度清潔電力,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萬噸。作為國家第二批“沙戈荒”基地中唯一的“光熱+”試點示范項目,金塔多能互補基地項目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突破:聚光集熱、儲換熱系統核心設備全面國產化,其設計可抵御高海拔與極寒氣候,配備先進數據系統與智能算法實現能效最大化,項目整體光熱轉換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甘肅金塔多能互補基地項目
綠色轉型帶來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自覺——
中國綠發自啟動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領跑企業以來,穩步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試點打造提升工作,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以高水平生態保護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疆尼勒克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在建設期堅持綠色施工,采用高支架、大間距等生態友好型設計,為野生動物開辟遷徙通道。施工完成后及時恢復原有植被地貌,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工作,通過推廣“牧光互補”,在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同時,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新疆尼勒克400萬千瓦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
在雄安新區,中國綠發成立疏解服務中心,為疏解產業職工提供高品質、定制化、一站式“拎包入住”宜居產品。雄安新區啟動區濱水商業商務區中綠里項目,作為首個貫徹雄安新區“片區綜合開發與精準承接相結合的建設模式”的大型綜合配套項目,自規劃階段即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理念,其首推的“寧靜式住宅”模式,從聲環境優化、建筑隔聲設計、社區動線規劃等維度構建全域靜音系統,經權威機構認證達到健康社區與寧靜住宅雙金級標準,構筑雄安新區首個“綠色低碳美好生活社區”標桿。
融合探索和實踐,已經蓬勃展開。中國綠發積極投身綠色生活創建行動,以世界地球日、全國低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設立生態文明行動月,開展綠色低碳主題活動,傳播綠色低碳理念。同時,從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綠色產品、綠色服務入手,深化綠色運營,引領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多維度促進綠色消費習慣,推進經濟社會低碳轉型。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