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西南油氣田公司蓬陽102井產能及壓力恢復試井作業圓滿完成。此次作業以111.37兆帕的最大關井油壓,一舉刷新國內鋼絲作業試井施工壓力新紀錄,標志著公司在極端工況油氣井試井測試技術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蓬陽102井作為蓬萊氣田MK組氣藏的關鍵評價井,其試井作業面臨“四高”極端工況考驗,每一項都遠超常規作業難度。一是超高壓,地層壓力高達135.45兆帕,最大關井油壓111.37兆帕,相當于每平方厘米承受超1300公斤壓力,遠超國內同類氣井試井壓力閾值;二是高含硫,井內硫化氫含量達34.3克/立方米,強腐蝕環境下,普通工具難以長期穩定運行;三是高產氣,測試期間日均產氣量突破50萬立方米,高速氣流攜帶的動能易引發井筒波動,對工具可靠性提出嚴苛要求;四是高產水,日均產水量超150立方米,氣水混合流動形成復雜流態,進一步增加了測試參數錄取的難度。
面對“四高”挑戰,西南油氣田公司以“自主創新+系統防控”為雙輪,打出一套“技術組合拳”。工具研發再突破,自主研發出耐140兆帕超高壓、抗硫化氫腐蝕的新一代井下測試工具,攻克井筒上頂力過大導致工具失效、復雜工況下工具可靠丟手及卡阻后安全解卡等多項行業“卡脖子”技術,工具在超高壓環境下能連續穩定工作,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全流程管控筑防線,建立“雙預案”管理機制,圍繞遇阻、泄漏、工具失效等多項潛在風險,組織多輪次全要素方案論證與優化,并開展覆蓋人員、設備、環境的全流程應急演練,全程確保作業各環節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此次作業的成功,不僅填補了國內超高壓、高含硫極端工況試井技術空白,更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正式邁入國際領先行列。通過作業獲取的地層壓力、流體性質、滲流特征等核心數據,為蓬萊氣田MK組氣藏的高精度地質建模、氣井動態產能預測模型建立提供了關鍵支撐,同時為后續試采方案的優化設計、開發方案的動態調整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蓬萊氣田作為川渝地區萬億方級大氣田建設的核心陣地,蓬陽102井的技術突破無疑為其高效開發注入了強勁動能。未來,隨著更多類似技術的推廣應用,西南油氣田公司在深層、超深層及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領域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