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免费在线,精品国产麻豆久久久,韩国精品福利视频资源在线,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18,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一级黄色视频坐爱,国内精品三级三级精品二区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綜合
  • 長三角首個電力現貨市場的“立”與“破”

長三角首個電力現貨市場的“立”與“破”

2025-08-14 09:47:39 浙電e家
8月7日,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歷經463天長周期結算試運行后轉為正式運行,這也是長三角地區首個轉正的現貨市場,標志著浙江在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動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上邁出關鍵一步。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統一市場、兩級運作”市場架構經歷長周期、多場景的實踐檢驗。從目前來看,市場發展態勢良好,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協同運作的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凸顯。
 
在此背景之下,國家進一步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F貨市場方面,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明確年底前基本實現電力現貨市場全覆蓋,全面開展連續結算運行,最晚于2026年6月底完成。
 
當此時,浙江電力現貨市場轉正式運行,釋放了現貨市場提速建設的重要信號。
 
于浙江而言,現貨市場轉正也是在資源約束和能源轉型雙重壓力下,面向市場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探索,旨在借助市場的資源基礎配置作用,引導資源順暢流動,增強電力供給能力,助力新能源消納,確保電力保供的根“立”得穩、能源轉型的局“破”得開。
 
作為“西電東送”大動脈的樞紐,紹興換流站投運以來已累計輸送電量3813億千瓦時,有力保障長三角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丨吳米佳 攝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歷程可追溯至2019年啟動的試運行,期間因保供穩價等諸多因素,經歷中斷運行,過程一波三折。經過六年規則完善與技術升級,特別是2024年進入連續結算試運行后,市場環境逐漸變化,主體規模持續擴大,規范水平持續提高,規則體系逐漸健全,技術支持系統校驗、市場建設合規性等方面也逐漸滿足市場連續運行要求。
 
數據顯示,2024年,浙江發電側市場化電量5260億千瓦時,用電側市場化電量3388億千瓦時;注冊各類經營主體13.18萬家, 參與主體涵蓋火電、新能源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及眾多大工業用戶,市場邊界不斷拓寬。
 
截至目前,浙江電力現貨市場長周期運行歷經大檢修、梅雨汛期、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國慶和春節長假等不同場景考驗。期間,浙江電網運行安全穩定,現貨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為正式運行奠定基礎。
 
分析認為,當前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促進能源轉型和穩定能源價格方面的作用逐漸顯現,加之運營機構基礎保障制度健全,市場風險總體可控。
 
作為“能源消費大省、資源稟賦小省”,過去二十多年,受能源制約影響,浙江電力供需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十四五”以來,最高用電負荷和用電量年均分別增長5.9%、8.6%。8月11日,浙江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超過1.31億千瓦,今夏已四次創歷史新高。據測算,今夏浙江最高負荷將達到1.33億千瓦,保供形勢依然嚴峻。
 
從統計分析來看,現貨市場的啟動,可增強電力供給能力,實現“立”得穩目標。
 
據了解,浙江現貨市場啟動后,現貨市場有效反映供需形勢變化,高峰時段通過現貨高價,激勵發電企業優化燃煤配比,提高機組頂峰能力,并提升機組健康水平,受阻率和非停率雙雙下降。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浙江非停機組重新并網耗時由160分鐘降至40分鐘,縮短75%。今夏浙江統調煤機非停率、受阻率分別為0.6%、0.3%,達到歷史最低值。
 
與此同時,浙江能源結構加速轉型,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迫切需要現貨市場支持新能源消納。
 
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內光伏裝機5947萬千瓦,超過煤電成為浙江第一大電源。高滲透率伴隨新挑戰,在春節、五一等節假日用電低谷時期,光伏消納難題逐漸顯現。此外,部分地區光伏接入已達紅色預警,消納瓶頸與調節能力矛盾成為能源轉型核心命題之一。
 
國網寧??h供電公司組建了多支專項服務隊,對全縣光伏電站、風電場等清潔能源發電企業展開“地毯式”隱患排查巡檢丨胡云杰 攝
 
業界普遍認為,新能源的消納利用關系能源轉型成敗和多方主體利益,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迫切需要加快現貨市場建設,在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作為新能源發展速度最快省份之一,成熟現貨市場機制為浙江高比例新能源消納提供關鍵支撐。
 
現貨市場運行后,利用現貨峰谷價差釋放系統調節能力,形成反映合理峰谷價差的現貨市場價格,釋放深度調峰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這是因為,一方面,在現貨市場上,新能源邊際價格低優勢逐漸顯現,有助于實現優先消納;另一方面,在新能源大發時段,通過分時價格信號引導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主動優化發用電曲線,也可以提升消納空間。
 
“現貨市場的價格信號、需求精準預測,清晰引導發電行為的優化,使得風電、光伏獲得更大增發空間,市場化機制正日益成為支撐浙江新能源科學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國網浙江經濟技術研究院戰研中心四級職員蘭洲表示。
 
據了解,借助現貨市場,2025年以來,浙江增加新能源消納電量超1億千瓦時,促進電力系統清潔低碳轉型。此外,浙江深入推進綠電綠證市場建設,將分布式新能源引入綠電市場。2024年,浙江綠電交易超100億千瓦時,綠證交易超6000萬張,分布式新能源交易量超20億千瓦時。
 
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市場主體以民營工商業用戶為主,數量眾多,市場意識強,對電價敏感。因此,浙江電力市場建設過程中,穩價要求一直較高。
 
“現貨市場運行后,電價可選擇自由度更高,通過分析歷史電價,結合電價套餐特點調整企業生產流程,光伏、儲能等新能源配置,可實現企業生產同最佳零售方案的精準匹配。”浙江德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明表示。該公司是一家主營燃煤煙氣治理、脫硫脫硝裝備制造的環保公司。近年來,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響應現貨市場和優化用電,深挖用電降本空間,提升企業海外市場競爭力。 
 
浙江新昌縣振新密封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旭明則認為,“現貨市場運行讓企業‘喜憂參半’。喜的是通過優化用能,可以獲得更大的用能成本下降空間,憂的是需要更加精準和靈活安排用電,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考驗。”
 
“用戶可以積極優化用電策略,有效響應現貨市場傳遞的供需信號。相信長周期運行后,更穩定的市場環境有助于企業制定長期的能效提升規劃。”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丁一認為。
 
國網江山市供電公司員工在浙江江山麗人木業有限公司,對企業新投產的用戶側儲能設備進行投產前驗收丨周炫炫 攝
 
電價監測分析顯示,現貨市場運行后,市場充分競爭在穩定終端電價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通過市場競爭發現電力價格,有效反映發電成本和供求關系,借助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和系統運行效率,助力浙江電力保供穩價。
 
據了解,截至目前,浙江中長期批發市場價格從2024年的463.8元/兆瓦時,降低至2025年的409.9元/兆瓦時,有效反映成本變化。
 
“浙江電力市場建設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形成低價電源多發、高價電源頂峰發局面,將有力支撐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現貨市場處處長徐立中表示。
 
分析認為,浙江實現現貨市場長周期運行,其在規則設計、風險防控以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探索經驗,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參考價值。“浙江因地制宜加快完善省內市場功能及機制,推動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競爭,持續優化價格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市場手段有效促進保供應、促消納、穩價格目標實現,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制度經驗。”丁一認為。
 
業內專家則普遍認為,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平穩轉入長周期運行,成功回應了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層命題——在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前提下,市場機制正成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市場總是機遇與風險并存。
 
2021年,美國得州寒潮造成現貨電價一夜之間飆升100倍;2024年歐洲電力交易所技術系統故障,導致德國局部時段電價飆升30倍。這些現貨市場運行風險案例為浙江敲響了警鐘。
 
丁一認為,浙江需要加強供需和價格監測,防范極端價格波動對市場主體和電力保供的沖擊,強化市場監管,防范市場操縱行為,確保公平競爭。同時,完善中長期市場、輔助服務市場銜接機制,促進新能源消納,并通過推動省間協同、完善配套機制等舉措,來確保市場可持續發展。
 
現貨是市場化環境下調度生產組織的核心環節,關系電網安全、電力保供和清潔能源消納,也關系千萬市場主體利益。未來,浙江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支持系統可靠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守牢市場運行的安全底線,這樣方能讓現貨市場建設,真正實現有利于國家能源事業發展、企業生產和民生改善的初衷。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電力現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