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發展的壯闊征程中,精神文明建設是指引方向的燈塔,更是凝聚力量的源泉。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鐵運公司深刻領悟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意義,將其深度融入安全穩定與民生保障的實踐,以“安全為骨、民生為脈、責任為魂”,書寫獨具鐵運特色的精神文明答卷,讓文明新風在運輸一線熠熠生輝,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精神動能。
公司緊跟集團部署,將安全穩定與民生保障工作提升至政治高度,以專題會議為契機,層層傳遞責任壓力。傳達集團工作部署時,不只是簡單宣讀,而是結合實際,剖析“安全穩定關乎企業發展根基,民生保障連著職工幸福指數”的深刻邏輯,讓各單位、各部門明晰這既是政治任務,更是踐行以職工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把安全穩定和民生保障納入政治監督,構建“黨委統籌、紀檢跟進、部門協同”的監督體系。公司班子成員帶頭下沉基層,督導站段落實責任;紀檢部門細化監督清單,從政策傳達是否到位,到措施執行是否走樣,開展全過程監督,對思想不重視、落實打折扣的單位嚴肅問責,以“政治監督硬約束”,推動全員將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內化為思想自覺、外化為行動自覺,讓政治引領為精神文明建設把穩航向。
鐵運公司全面排查隱患,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網。后勤、電務等保障部門,聚焦供電、供氣、供暖及職工生活設施,從繁華站區到偏遠站點,逐一“過篩”。在邊遠站點檢修時,職工們克服路途遠、條件苦的困難,對老舊管網細致排查、及時修復,讓“安全保障不遺漏一處”成為行動自覺。緊盯“兩不一欠”,紀檢與計財部門聯動,梳理應付賬款、核查農民工薪酬,建立“臺賬式”管理、“銷號式”清零機制,確保每一筆款項合規支付;對臨時工薪酬,要求用工單位細化考勤、公示明細,按時足額發放,讓職工勞有所得、權益有保障。彰顯著安全穩定與權益保障筑牢文明根基的實效,讓職工安心工作、企業和諧發展。
公司聚焦職工“急難愁盼”,把關懷落到細微處。后勤服務精準發力,守護“舌尖上的幸福”。嚴格管控食堂食材采購,從源頭把控質量;關注人員出勤、飯菜口味,定期收集職工意見,調整菜品、優化服務,讓職工每餐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冬季來臨前,提前對站區供暖管網巡查維護,在寺河站處理信號樓漏水、成莊站更換下水軟管,為職工營造溫暖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讓“冬暖夏涼”不再是奢望。
工會關懷延伸觸角,傳遞“組織的溫度”。將送溫暖救濟、節日福利發放做細做實,走訪困難職工家庭,不僅送物資,更傾聽訴求,協調難題;組織文體活動、技能競賽,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激發奮斗熱情。職工生病時的一句問候、家庭遇困時的一份幫扶,看似小事,卻如春雨潤物,滋養著文明沃土,讓職工真切感受到“企業是家、溫暖如家”。
公司以機制創新為動力,讓文明之風吹拂不息。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黨委工作部將安全穩定、民生保障納入支部和單位評先評優體系,設立“一票否決”紅線,倒逼責任落實。支部書記帶頭踐行“一崗雙責”,既要抓生產安全,更要抓文明建設,帶頭抵制不良輿情、化解職工矛盾,讓“支部堡壘”成為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充分利用黨支部組織力量,在黨員中開展“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身邊無三違”“黨員亮身份”“黨員先鋒崗”等活動,黨員在做到自身無違章,身邊無事故并對所在班組人員進行了聯保、互保。發揮在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崗示范引領,沉下身子帶頭率領職工一道攻堅克難,解決安全生產難題,勇當時代先鋒。鼓勵職工建言獻策,從優化站區環境到創新服務舉措,匯聚眾人智慧。如今,職工主動排查安全隱患、熱心幫助同事解決困難漸成風尚,“人人講文明、事事重文明”的氛圍日益濃厚,長效機制讓精神文明建設行穩致遠,為企業發展持續注入文明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