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的第一天,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金 100 億,法人由雷軍親任。這意味著,在宣布造車 5 個月后,小米造車有了名正言順的主體,同時說明造車團隊也已初步建立完成。
小米在官宣中寥寥幾句簡述了過去的 5 個月中公司一系列的籌措準備,關鍵信息大致有兩點:
1、調研訪談 2000 多次,拜訪并深度溝通交流了 10 多家業內同行和幾十家產業合作伙伴
2、收到了超過 2 萬份簡歷,經過篩選。目前已搭建了約 300 人的團隊
總結起來小米造車前期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三步走在同時進行,雷軍帶隊四處調研,各種取經;加班加點猛招人;瘋狂投資布局自動駕駛。
緋聞不斷,雷總狂秀朋友圈
在小米官宣造車的第三天,一張拍攝于小米總部的飯局合影刷爆網絡,合影中蔚來 CEO 李斌、理想汽車 CEO 李想、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比亞迪 CEO 王傳福赫然在列。
席間還有美團王興、紅杉資本沈南鵬、滴滴程維、萬向魯偉鼎、小馬智行彭軍、地平線余凱、金山郭煒煒等人,每一個都是行業里極具分量的人物。
此次閉門飯局所談之內容至今仍未曝光,但就在飯局之后,雷軍便開啟了「空中飛人」模式,接連走訪了長安、廣汽、上汽通用五菱、長城、上汽、東風、博世、寧德時代等多家主機廠和供應商。
一時間,猜測和緋聞四起。
有人猜測雷軍極有可能要押寶五菱宏光 MINI EV 這樣的平民小車,有人認為雷軍此行在為小米汽車尋求代工廠,長城、上汽、比亞迪、東風,甚至江淮,都上了緋聞名單。
各地爭搶小米,落戶選址成疑云
關于小米汽車落戶何地,5 個月里也是眾說紛紜,北京、上海、武漢、合肥、西安還有海南,多地均傳出要把小米造車項目攬入懷中。
這些傳言并非毫無根據:
小米汽車在北京上海都在招聘,并在當地設立的辦公點,后有媒體言辭鑿鑿地說,小米落戶北京已經板上釘釘;
雷軍是湖北人,家鄉情節濃重,甚至有當地群眾向政府留言請愿;
安徽國資委與小米接洽過,加上雙方均是蔚來的投資方,讓人想入非非;
.......
作為 GDP 的強力抓手,小米造車項目成了各地政府眼中的香餑餑,在官方還未正式確認之前,緋聞還在繼續。就在昨天,又有消息傳出天津政府也走訪了小米,當地一把手明確向雷軍拋出了橄欖枝。
瘋狂招聘,節假不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忙碌的不止是雷軍,還有小米汽車的人事部門。
今年端午,全國人民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時,小米人事部卻在加班加點趕著招聘,多則招聘啟事出現小米的官網。
小米的招聘崗位大都聚焦在自動駕駛這一大方向上,涵蓋數據平臺、車載基礎架構、決策規劃、毫米波算法、開發工具、前端平臺開發、嵌入式軟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圖、仿真平臺等多個崗位。招聘啟事前無一例外地被打了「急」字。
有消息說,小米汽車的招聘薪資遠超業內,小米為了激勵員工甚至拿出了期權獎勵:
小米汽車將授予員工獨立的汽車公司期權,分5年發放完畢。在期權成熟后,有兩種變現方式。第一種,是通過常規的上市通道,「臨上市前一股汽車期權對應一股上市后的汽車主體股票」。
第二種,是小米汽車主體未上市,但依然可以將期權變現。如果小米汽車主體未上市,員工可以按照約定的業績里程碑將手中的汽車期權兌換成同等價值的小米限制性股票單位,「并在3個月后兌現為小米股票或者同等價值的現金」。
不過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予以否認:「以上所有均非事實,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為準,大家轉而告知切勿輕信。」
重金投資自動駕駛,買買買!
從招聘信息不難看出雷軍對自動駕駛的執念,前期的人才布局多于自動駕駛有關。不僅是挖人,小米汽車更是不吝重金開啟了一波「挖公司」的系列動作。
縱目科技、禾賽科技、愛泊車、DeepMotion,五家自動駕駛公司被納入了小米的投資版圖,小米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傳感器、自動駕駛軟件算法、自動泊車的全鏈路建設。
尤其是 DeepMotion 這家公司,小米對其是全資收購,總計花費了 5 億元人民幣左右。
DeepMotion 雖然不為坊間所知,但背景卻是深厚。
這家成立于 2017 年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主創團隊由蔡銳、李志偉、楊奎元和張弛四位組成,四人均有微軟亞洲研究院背景,蔡、李、楊三人更是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近十年之久。公司先是致力于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技術的研究,后又轉型提供全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前視/環視/周視感知系統、自主代客泊車 AVP 方案等技術。
作為小米全資收購的企業,小米汽車在今日官宣中更是著重提及了這家公司,并打出了招聘廣告,可見雷軍對其寄予的厚望。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