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建安集團六十八公司在大海則礦井及其選煤廠承建的超大氣膜球倉直徑達66米、高65.09米,可儲煤10萬噸
近日,一段“亞洲最大儲煤量氣膜倉一次性吹膜成功”的抖音視頻火了,引來1000多萬人次圍觀,點贊10余萬人次,評論5000余條。
視頻中的主角是中煤建安集團六十八公司在該集團下屬的大海則礦井及其選煤廠承建的超大氣膜球倉,也是該公司打造的第16座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球倉。該產品于2017年4月正式注冊為“中煤雷奧”商標品牌。
“超大氣膜球倉直徑達66米、高65.09米,可儲煤10萬噸,膜材面積達1.3萬平方米、單體重量達17噸,要求加工拼接一次成型。這在國內尚無施工案例,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六十八公司總工程師吳贊說。
為確保膜材設計、裁剪、加工符合相關規范且達到設計要求,該公司在建設前多次組織技術人員深入膜材生產廠家,進行原材料檢測、膜材找型、設計比對等,裁剪制作時全程跟進和指導;提前做好吹膜風機組裝及配件選型,檢查設備磨損、油質變化、出風量情況等,保障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不斷提升作業人員技能。
“這種膜材質軟、壁薄,需要‘溫柔’對待。展開之后,請大家嚴格執行統一指令,防止出現打結、堆疊、劃傷、撕裂現象。”10月4日,現場總指揮鄒世超在展膜交底會上強調。
100多名工作人員在吊車、叉車的配合下,將這個白色龐然大物打開,然后緩緩將膜材一層層展開,并爭分奪秒完成了氣膜基座環墻螺栓固定工作。緊接著,一輛220噸的吊車、一輛75噸的吊車以及兩輛伸縮臂叉車鉆進白色氣膜的肚子里。
“因膜材體積過大,吹膜過程易出現局部受力過大情況,我們要安排專人入倉進行風口防護,防止出現膜材撕裂問題。”10月6日早晨7點,該公司副總經理唐志德部署。
上午9點10分,隨著鄒世超一聲令下,吹膜工作正式啟動。風力風向檢測、風機轉速控制、各類數據記錄、關鍵部位巡視、過程干預修正、氣膜成型檢測等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巨大的白色膜體在四臺吹膜風機的同步作用下緩緩升起,并于5個小時后屹立在眾人面前。經儀器檢測,球膜內部氣壓、球面曲率等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相關規范且達到設計要求。
球倉展開后,該公司利用相關軟件,建模分析施工全過程節點位移和應力,為倉內施工安全質量關鍵點的控制提供數據支撐。目前,該公司正在對球倉內部進行聚氨酯噴涂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的80%。(鄒世超 羅靜)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