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984期]2025-08-26
-
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開幕
8月25日,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午在京開幕,圍繞“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協商議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開幕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應邀出席會議并作報告。王滬寧在主持講話中表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丁薛祥在報告中指出,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對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
7月全國完成電力市場交易電量增長7.4%
8月25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全國完成電力市場交易電量62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其中,省內交易電量46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跨省跨區交易電量16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綠電交易電量2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2%。1至7月,全國累計完成電力市場交易電量3.5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61.2%。
-
盤江(普定)一期項目發電36億千瓦時
近日,從盤江(普定)發電有限公司獲悉,自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一期項目)1號機組首次并網發電以來,發電設備基本都是24小時運轉,截至今年7月底,已發電量36億千瓦時。盤江(普定)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是全國首臺以燃燒無煙煤為主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同步建設煙氣高效脫硫、脫硝裝置,配套建設鐵路貨場專用線等,屬“十四五”期間省級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是貴州能源集團(安順)千萬千瓦級新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內蒙古:上半年煤炭產量6.4億噸
內蒙古能源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煤炭產量6.4億噸,其中約60%運往東北、華北、華東等主要煤炭消費地區。今年,內蒙古聚焦高標準建設蒙西、蒙東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對安全高效煤礦產能核增實行“即報即審”,“一礦一策”推進煤礦復工復產、穩產達產,努力當好煤炭保供“排頭兵”。
-
統計局:8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以漲為主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中旬,全國各煤種價格以漲為主。8月中旬,無煙煤價格繼續上漲,不過漲幅略有收窄;動力煤價格漲幅進一步擴大,尤其是高卡煤;焦煤價格趨穩。此外,8月中旬,全國焦炭價格1377.7元/噸,較上期上漲39.6元/噸,漲幅3.0%。
-
中國海油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建成
8月22日中國海油宣布,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在浙江寧波全面建成,對推動國家重質油高效轉化、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有重要意義。該項目總投資額為210億元,此次投產的核心裝置每年產能達320萬噸,可年產聚合級乙烯和丙烯達120萬噸。該裝置投產后,大榭石化烯烴每年產能達到180萬噸,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重質油直接轉化制烯烴生產基地。
-
昆侖大模型APP正式上線
近日,由中國石油研發的昆侖大模型APP正式在各大應用平臺上線,向社會公眾開放下載。這標志著昆侖大模型從基礎能力建設邁入規模化應用與生態運營新階段,助力AI大模型普惠服務于廣大石油員工。昆侖大模型APP是專為能源化工行業打造的綜合性知識服務與信息檢索平臺,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準確、高效的知識支持。
-
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將實現100%綠電供應
8月25日從國網天津電力獲悉,在天津市綠電綠證服務中心的協助下,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場館方與天津本地新能源企業完成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100萬千瓦時,實現會議期間全部活動場館100%綠色電力供應,相當于減少標煤燃燒320噸,減排二氧化碳800噸,這是上合組織峰會首次實現場館全綠電供應。
-
節能降碳技術將廢棄物變生產燃料
8月17日,由武漢理工大學教授王發洲領銜的科研團隊聯合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可大比例利用低劣質混合替代燃料進行高效燃燒的減碳技術和裝備,以及配套的水泥生產數字化智能控制系統。該技術和配套系統可讓水泥行業實現大幅減碳。日前,這項成果入選生態環境部2025年企業ESG優秀案例。業內專家認為,該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現有水泥熟料生產線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提升和推動行業能源結構轉變提供了重要技術路徑,具備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