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煤炭供應小幅增加,但在查超產等政策影響下,疊加部分主產區再次降雨,大部分煤礦生產謹慎,整體供應提升有限。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出高于調入,庫存繼續小幅下降。高溫天氣帶動電廠日耗維持在高位水平,終端庫存加速消耗;但市場煤采購積極性一般,部分貿易商出貨意愿有所提升,報價小幅回落。
利好因素如下:首先,產地供應恢復緩慢。內蒙古等部分地區仍有強降雨天氣,影響煤礦產運。臨近月底,部分已完成生產任務的煤礦將停減產;9.3重要活動在即,煤礦安監加強;而超產核查持續推進,整體供應量有下降預期。其次,終端需求維持高位。近期,天氣持續悶熱,居民用電負荷提升,電煤消費呈現明顯的高峰特征;本周,華東、華南等地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在34~39℃,沿海八省電廠日耗拉高至240-250萬噸之間,大部分電廠積極消耗自身庫存,并增加進口煤采購,等待北港煤價跌至谷底再拉。再次,“金九銀十”就要到來,經濟形勢應該好于“金三銀四”;預計經濟整體趨強,動力煤消費將保持高位,助推煤價在“金九”到來之際,出現止跌反彈。
利空因素:首先,需求強度預期見頂。“迎峰度夏”逐漸進入尾聲,電廠日耗將出現季節性下降,電廠采購市場煤數量減少。其次,市場出現畏高情緒。此輪煤價持續大幅上行了92元/噸,尤其煤價突破長協以后,大部分終端用戶采購謹慎,并未出現需求擠兌采購的現象;大部分貿易商兌現利潤,離場觀望。再次,長協和進口具有價格優勢。環渤海港口市場煤價格高于長協價格,而進口煤較內貿煤優勢明顯,國內用煤企業采購以長協為主,部分采購需求向進口煤轉移,進口煤市場交易活躍度提高。
月底前,煤炭產地供應仍受到天氣、安監、超產核查等限制,尚難恢復至正常水平。環渤海港口優質貨源稀缺,除了部分拋貨以外,其余貿易商報價基于成本高位堅挺。盡管電廠日耗高位,且在長協和進口煤加持下,基本無集中大量采購可能,大部分終端在等待煤價觸底再拉。本周詢貨減少,拋貨增多,推動港口煤價小幅回落。需求支撐下,此輪煤價無深跌可能,預計港口煤價跌幅在10-15元/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