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訊[4028期]2025-10-31
-
中美兩國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10月30日,全球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習近平主席以世界級領袖的視野和胸懷,為中美關系未來發展領航掌舵。
-
?世界壩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投產
10月28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承擔主體施工任務的世界壩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6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該電站全面投產發電。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坐落于江蘇省鎮江市,電站總裝機容量135萬千瓦,設計年抽水電量18億千瓦時、年發電量13.5億千瓦時,可滿足約53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電站上水庫高182.3米,相當于60層樓高,是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大壩、世界最高的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世界最大規模的庫盆填筑工程。
-
電網智能研判場景在新疆多點落地
10月27日,記者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電網智能研判場景已在新疆烏魯木齊、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等4家試點供電公司全面推廣落地,實現配網故障“全景感知、自動研判、主動搶修”,故障響應效率與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
-
第三季度中煤能源凈利潤47.8億元 同比下降1%
中煤能源10月28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1.48億元,同比下降23.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8億元,同比下降1%;基本每股收益0.3605元。
-
2025無煙煤產業大會暨無煙煤產需銜接會在山西晉城隆重開幕
10月29日上午,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主辦,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無煙煤專業委員會、晉城市煤炭工業協會、晉城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以及大型無煙煤會員企業聯合承辦的“2025無煙煤產業大會暨無煙煤產需銜接會”在山西省晉城市隆重開幕。
-
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開發70年累計產原油4.7億噸
10月29日,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位于準噶爾盆地的中國石油新疆油田迎來勘探開發70周年。統計顯示,70年來,新疆油田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4.7億噸、天然氣1121億立方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油”增“氣”。新疆油田總部位于新疆克拉瑪依市。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了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新疆油田前身)誕生。歷經70年積淀,新疆油田先后開發建成油氣田37個,原油產量連續24年穩產千萬噸以上,建成20座綠色礦山。
-
做好冬供準備 大港油田儲氣庫群完成注氣
隨著板南儲氣庫壓縮機組的停機,近日,大港油田儲氣庫群超額完成年度注氣任務,將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今冬的天然氣供給提供儲備保障。大港油田儲氣庫群坐落在天津濱海新區,包含大張坨、板南、驢駒河等地下儲氣庫。作為京津冀保障能源供應的重要基礎設施,該儲氣庫群已實現安全平穩運行超過9100天。
-
全球最大、全球首臺!中國海上風電加速挺進深遠海
10月2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在山東東營成功并網發電。這個海上風電機組,輪轂中心高度相當于50多層居民樓,設計葉輪直徑超過310米,掃風面積超過10個半標準足球場,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風電機組,并且實現全國產化設計制造。
-
京津冀發生今年秋冬首次PM2.5污染
10月23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南部率先出現PM2.5污染,近幾日呈范圍擴大、程度加重態勢,局地出現中度污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在解讀污染成因時表示,區域污染排放維持高位,同時,靜穩、高濕、逆溫等多因素疊加,導致區域氣象條件明顯轉差。進入秋冬季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先是經歷了連續的“優良天”,近期出現了首次區域性PM2.5污染過程。10月上中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總體優良,空氣質量狀況為“十四五”以來同期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