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992期]2025-09-05
-
8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49.3%
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公布8月份中國倉儲指數。受高溫多雨天氣與部分大宗商品市場進入淡季影響,倉儲業務需求相對低迷,行業運行有所波動,但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在擴張區間內繼續上升,企業對后市信心保持樂觀。8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49.3%,較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
-
瑪爾擋水電站單日發電量創新高
9月以來,受黃河上游持續豐沛來水推動,瑪爾擋水電站迎來發電高峰期,5臺機組于9月2日實現最大負荷運行,單日發電量達到4028萬千瓦時,平均負荷率80%,水能利用率100%,發電量創年內新高。面對汛期與用電高峰疊加的復雜形勢,瑪爾擋水電站秉持“度電必爭”理念,堅持發電目標導向與科學統籌并重,通過建立早晚工作會議機制、強化24小時應急值守,密切聯動電網、氣象及水利部門,精準預判來水趨勢并動態優化發電方案,最大限度挖掘水資源潛力,充分釋放電站產能。
-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向湖北送電
9月3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完成168小時試運行,具備400萬千瓦送電能力,正式開始向湖北送電。金上—湖北特高壓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大動脈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工程整體建成后年輸送電量可達400億千瓦時。
-
上半年4家頭部煤企少賺了100多億元
最近煤炭行業上市煤企的2025年中報基本披露完成,25家樣本股里有23家營收下滑,25家歸母凈利潤全都同比負增長。合計來看,25家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合計554.72億元,比去年的808.11億元少了將近250億元。頭部四家——中國神華、中煤能源、陜西煤業、兗礦能源,上半年合計比2024年少賺了100多億元,四家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46.36億元。
-
山西百億煤化工企業正式更名為潞化科技
2025年9月1日晚間,山西A股上市公司陽煤化工(600691.SH)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名稱變更的工商登記手續,并取得了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變更后的公司名稱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將由“陽煤化工”變更為“潞化科技”,證券代碼“600691”保持不變。
-
國內首創多級閥連油氣舉2.0技術現場試驗獲突破
近日獲悉,由吐哈油田氣舉技術中心研發的國內首創多級閥連油氣舉2.0技術在塔里木克拉2-13井順利完成現場試驗,取得較好效果,標志著該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吐哈氣舉采油技術是中國石油的品牌技術。多級閥連油氣舉技術是一項著力攻克我國深井、超深井氣舉排采難題的關鍵技術,其原理是通過將連續油管技術與氣舉技術相結合,大幅降低地面注氣壓力,實現管網氣直接氣舉,節約作業成本。
-
國際油價 9月4日下跌
9月4日,國際油價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9美分,收于每桶63.48美元,跌幅為0.77%;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1美分,收于每桶66.99美元,跌幅為0.90%。
-
前7月中國可再生能源實現新突破
中國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的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建設(8月)調度視頻會指出,2025年1-7月,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穩步提升、實現新突破。2025年1-7月,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83億千瓦,總裝機達到21.71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近六成;發電量2.1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2%,接近全國總發電量的四成。
-
我國首個“全國茶葉碳足跡數字化平臺”發布
我國首個聚焦茶葉全產業鏈碳足跡管理的數字化平臺——“全國茶葉碳足跡數字化平臺”近日對外發布,旨在為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探索路徑。“建設這個平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對茶葉實現全產業鏈碳足跡的精準量化與管理。”此次發布的平臺,是圍繞茶產業碳足跡建立相關核算量化體系和數據庫,并推動碳足跡認證結果的廣泛應用,比如讓消費者掃碼就能看到這包茶有多“綠”,甚至未來可能用于碳匯交易,助力茶產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