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近日在巴西貝倫舉行,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物流車數智化運營服務平臺地上鐵綠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地上鐵”)再次受邀亮相,系統展示了其以 “數字化+可持續交通”理念為核心,推動城市物流綠色轉型的創新實踐與規模化成果,為全球城市貨運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借鑒方案。

模式創新:數字化賦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創造多維價值
在本次大會的高級別會議中,地上鐵首席市場官康平陸介紹了公司以“數字化+可持續交通”為核心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模式。該模式通過覆蓋車輛從生產、運營到車后市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結合數智平臺,實現資產高效利用與低碳運營。

地上鐵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價值鏈連接、多輪次運營”三位一體的運營理念。業務貫穿車輛的產品定義、采購租賃、運維充電,直至資產處置與電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形成閉環管理,充分挖掘車輛資產價值。為實現這一復雜管理,地上鐵自主研發智能車隊管理SaaS平臺,對旗下超過19萬臺車輛進行實時監控與調度。該平臺不僅提升運營效率,也為資產安全與風險控制提供數據支持,建立起可復制的數字化管理基礎。

這一創新模式已形成多維度價值輸出:在客戶端,助力順豐、京東等企業實現規模化新能源車隊運營與成本優化;在產業端,通過真實運營場景加速技術驗證,并為金融機構和制造商提供了基于數據的資產風險評估和管理,提升行業確定性;在社會層面,依托標準化車輛與清潔能源網絡,降低運輸碳排放,并借助V2G等技術參與電網調峰,增強城市能源系統韌性。
規模引領:運營成果與國際認證雙重加持
截至目前,地上鐵運營車隊規模已超 18 萬臺新能源物流車,通過 “EV as a Service”(電動汽車即服務)模式,助力 8700 余家企業完成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的平穩轉型。環境貢獻方面,2024 年單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 29.5 萬噸,累計碳減排量達 75 萬噸,為改善空氣質量、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直接支撐。

這些實踐成果已獲得國際權威認可,全球評級機構標普(S&P)連續兩年將地上鐵評為 “Deep Green”(深綠)企業,這一綠色評估體系的最高等級,標志著其 100% 收入與投資均來自對環境有顯著積極影響的綠色經濟活動,地上鐵也成為亞洲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全球拓展:中國實踐賦能國際零碳轉型
作為中國企業綠色轉型的典型案例,地上鐵的實踐與中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分享發展經驗的倡議高度契合。會議期間,地上鐵代表與全球政府官員、非政府組織代表、氣候專家及商界領袖深入交流,探討將中國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與技術因地制宜推廣至海外市場。

此外,地上鐵已啟動國際化戰略,計劃向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及歐洲等地區拓展。其國際化并非簡單產品出口,而是集成供應鏈優勢、成熟數字化平臺與先進資產管理經驗的綜合解決方案輸出,將通過國內積累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與 AI 車管系統,助力海外合作伙伴構建本地化新能源物流車隊,實現高效資產管理與殘值保障。
首席市場官(CMO)康平陸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介紹道:“我們企業在創立之初就是圍繞著綠色和可持續來誕生的,我們的名字英文簡稱DST三個字母就代表了數字化可持續的交通。”(地上鐵=DST=Digital + Sustainable Transport)。此次參與 COP30,地上鐵也是以此為核心理念,展示了在零碳物流領域的具體實踐,并為全球交通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可行范例。
圍繞“做新能源的連接者,助力萬物互聯”這一企業愿景,地上鐵通過開放、共享、智能的運營服務網絡,串聯車輛、能源、數據、用戶及產業鏈各環節,形成高效協同的生態系統。在企業“促城市綠色低碳,助物流托付無憂”使命的推進過程中,地上鐵強調對環境可持續與物流運營效率的雙重關注。未來,企業表示將繼續與全球伙伴合作,推動數字化新能源物流車及相關服務在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共同探索綠色交通轉型路徑。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