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記者從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獲悉,由塔里木油田主導牽頭申報的國家標準《深地測井作業技術規范》正式獲準立項,標志著我國率先形成了完善的測井作業技術規范,不僅為全球深地領域測井作業提供了權威依據,更推動中國測井技術標準走向國際前沿。
隨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不斷向地球深部挺進,超深、超高溫、超高壓等極端復雜的井況環境,對測井技術裝備、作業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當前國內外已有標準存在明顯不足。作為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塔里木油田依托多年深地勘探開發經驗,牽頭制定標準,為我國深地油氣勘探開發、科學探索及測井標準體系建設,提供了統一的測井技術標尺和可借鑒的標準規范。
這是我國首部針對9000至13000米深地油氣領域立項的國家級標準,是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舉措。據悉,《深地測井作業技術規范》于2022年起步謀劃。塔里木油田聯合中油測井、寶石機械、中海油服等單位,以及多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協力攻關,形成了涵蓋儀器性能、操作規范等全鏈條的技術標準草案,為申報奠定了堅實基礎。攻關期間,依托中國石油超深層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技術研發中心自主高端測井技術成果,塔里木油田制定了涵蓋設備配備、操作流程與安全規范的全方位測井作業體系,全面提升深地領域測井作業能力、效率和安全性,不僅填補了我國深地測井領域技術標準的空白,更推動我國在深地測井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當前,《深地測井作業技術規范》已成功指導我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安全優質高效完成測井作業。13000米超高強度特制電纜、15000米高張力動力系統以及耐230攝氏度超高溫、180兆帕超高壓測井裝備等國產測井關鍵技術裝備,也成功經受住了萬米深地的考驗,多項成果屬全球首次實現,極大增強了我國在測井技術領域的國際話語權,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關鍵支撐。
深地測井技術研發及相關標準的制定,將有力推動我國測井裝備技術從低端邁向高端,帶動我國新材料、芯片技術、機械設計、高端制造等相關產業協同升級,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進一步加速測井技術裝備的自主化進程。(王成凱, 段文星 陳夢玲)